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买宋>第二百五十一章 去其糟粕取其精
者难取优等。

此外还可以给大家说说武科考试。

因为太早的资料难以查早,所以只能就清代的资料给大家简略的说一下。

的确,在清代科举考试除文科外,还有武科,地点是在紫禁城箭楼前广场举行。

武科中童生考取生员的童试,其县试、府试略同于文科,其院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于岁试文童考试时举行武童考试,科试之年不考试武童。

武科的童试分内外场,第一、二场为外场,考试马射、步射、硬弓刀石,第三场为内场,考默写《武经》,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和《姜太公六韬》等。

其中额,府学20名,小州县7~8名,中等州县12名,大州县15名。

武科的乡试和会试俱分为三场。

头场考试马箭,第二场考试步箭,再考试开硬弓、舞刀、掇石等,此为外场。

第三场考试策、论,嘉庆后改为默写《武经》,此为内场。

武科乡试的试期为十月,各省中额较文科为少。

武举人会试落第者,可赴兵部拣选,任用为绿营兵的千总等低级武官。

武科会试的试期在九月,中额一百名至二百名不等。

会试后经复试、殿试,一甲一名授一等侍卫,二名、三名授二等侍卫。

二甲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选十六名授蓝翎侍卫,其余以守备(绿营官职)在兵部注册选用。

上述生员、举人、进士系列的考试,均为科举制度中的常科考试。

除常科外,清代科举也有制科,或称制举,举行的次数很少。制科由皇帝在殿廷亲自进行。

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两次开博学鸿词科,令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举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均可应考。

其试题为诗、赋、判等,成绩列在一、二等者俱授翰林官。

除此之外,每逢皇帝登基之年令各地举孝廉方正、皇帝巡幸召试,也属于制科。

不过前文都已经说过了,八股文的危害其实很大的,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所以明清两代以来,不断有人抨击八股取士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特别是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东来,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另一方面,太平天国等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于是,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迫切需要经世应变之才以维持其统治。

显而易见,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内政外交所需的其他许多知识,均出于科举士人的旧学视野之外。

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度的改革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科举制度的改革最初始于注重时务。

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认识到国子监“专课文艺,无裨实学”,下令“兼课论、策”,“奖励留心时务者”。

1871年(同治十年),下令考取生员的童试加试算学;1895年(光绪廿一年),又下令加试时务,与算学任选一门。

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废除八股是维新派的一项基本主张。

百日维新中光绪帝发布上谕,指出八股文不能“励实学而拔真才”,下令“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不久,又根据张之洞、陈宝箴的建议发布上谕,详细规定了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

又规定:“嗣后一切考试,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得凭楷法之优劣为高下,以励硕学而黜浮华。”

然而不久戊戌政变发生,慈禧下令废除各项新政,上述有关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也被废除。

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最初计划对科举制度进行所谓“变通”,但很快就决定彻底废除。

其大致过程是:1901年,宣布废除武科科举考试;同年,下诏举行经济特科。

1903年,经中央和地方官员保举,选拔“志虑忠纯,规模闳远,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者”186人,在皇宫保和殿举行了经济特科考试。

这次考试主试、复试各一场,考试内容为论一篇、策一道;现任官员取中者略予升叙,举人贡生取中者任用为知县、州佐等官。

对于文科常科考试,清政府于1901年8月颁布上谕,命自第二年起在乡试会试中废止八股文,首场改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改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改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其他考试均依此例。

1903年3月,袁世凯、张之洞联衔上奏,说科举阻碍新教育制度的实行,请求将科举中额按年递减。

据此,清政府下令自丙午(1906年)科起,每科递减乡会试中额三分之一,三科减尽。

至1“科举一日不废,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请求从次年丙午科开始,将所有乡会试、各省岁考、科考一律停止。

这一建议得到清政府的批准,于是实行一千数百年的科举制度至此被彻底废除。

原来作为科举制度一部分的各种官学和书院,也先后被废除。

1901年9月,清政府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一章 去其糟粕取其精--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