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穿越重生>南明鼎革>第115章 开诚布公

正在这时,情报参谋罗梦科悄悄走近,在杨麟耳朵边低语数声,杨麟点了点头,长叹道:“唉,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头上屎有多脏,现在居然跳出来,唉,看来真的是自寻死路啊。”

第二天一大早,钱邦芑、范文光早早来到知府衙门大堂,刚刚坐下,经历司知事(正九品)周正笑道:“两位大人请安坐,大人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观看周围四个官屯场引水情况,大概中午时候就能够回来。”

钱邦芑点了点头,笑道:“周书办,有没有什么要紧公务给我们说说,我们先熟悉熟悉,也可以协助大人,为大人分忧啊。”

周正笑了笑,说道:“两位大人,大人昨晚就让下官准备,现在向两位大人报告各县人事,新政推行情况。

等下殷承柞殷先生再向两位大人报告军中情况。

若是到时候大人还没有回来,如果两位大人要到军中考察,可以让殷先生带大人去,若是要到地方去,可以由在下效劳。”

钱邦芑不以为意,坐在太师椅上听着,这可比昨晚史谨宸所说的要详细多了。

不但讲各种新政措施具体内容,而且将该项政策实施背景,实施过程中不如意的地方。

先从乡公所建立说起,过去几个白役把持一个场口作为聚宝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年征收数百两纹银而缴上来的不过数十两纹银,贪渎巨额财富,而且在地方上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为祸乡里。

大人借鉴过去粮长制,派出官派乡长衙役征收税赋,不但强化地方控制,缓解地方矛盾,更重要的每年有巨额商赋充实官库。

推行一年半以来,大的县每年可以增加万余两白银收入(如府城南充),小的县也有五六千两,一年下来,能够收到7万两银子。

以此为契机,重新清丈土地,过去顺庆府耕地面积不过130万亩,现在连年天灾人祸,逃荒甚多,现有耕地也有300万亩,屯耕之后耕地面积完全可以达到400万亩的水平(目前南充有水田14.6万公顷,广安有水田15万公顷,即便明明末开垦土地仅为当今水田,也有30万公顷,近450万亩。

按照这个标准计算,明末顺庆府耕地面积400万亩,经过战争破坏,或者逃荒,实际耕种的为300万亩完全符合。)

即便按照每亩良田稻谷一斗,旱地每亩小麦6升,若再加上8万亩官田,收上来的粮食折成银子搭22万两之多.

过去顺庆府人口有40万,清理之后近百万之数,扣掉老弱病残与军人家属、读书人、官员,每丁每年缴纳一钱二分银子殷,如此丁赋也在25000两纹银左右。

(在宋朝,四钏分四路,其中cd府路有258万户,口742万。

潼川府路有85万户,口263万

利州路有37万户,口76万

夔州路府路38万,口113万.

其中潼括一监:富顺监(今天内江富顺县附近)。

三府:潼川府(今遂宁一部、绵阳一部)、遂宁府(遂宁一部、内江一部)、顺庆府(今南充一部)。

三军:长宁军、怀安军(今广安地区大部)、宁西军(今资阳大部)

明朝顺庆府包括宋朝顺庆府全部、怀安军全部,外加蓬州三县)

明朝初年鱼鳞册统计四钏人口不过百万,到万历六年,(四川)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

考虑到明朝人口管理失败,在同时期南方人口居然锐减,北方人口小幅度增长,而四钏则在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时人口剧增两百余万。

再看土地耕种面积,明初四钏耕地不过一千万亩,到明朝万历六年重新丈量,四钏耕地面积达到4千余万亩。

人均3-4亩,一户四口,在农耕文明耕种十五六亩地,即便苛捐杂税,生活也可小康。

如此简单换算,四钏人口也达到一千万人口。

由此可知经过两百余年恢复,四钏人口应当早已经恢复到宋朝人口鼎盛状态。

有专家分析,明末四钏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府路人口达到cd府路水平,即便cd府路人口为700万,如此全川人口也达到1400万。

在这里主角没有如此计算,主角按照如下模型,经过两百五十余年发展,四钏人口达到明末鼎盛水平,即全川人口达到一千万。

由于张献忠战争破坏,到张献忠战死西充之时,四钏人口降落到八百万。)

宋朝潼川府路人口263万,而明朝顺庆府包括宋朝的顺庆府、怀安军、与利州路的蓬州,如此其人口完全可以达到潼川府路1/3)

周正抱怨道,一些有心人士造谣说大人掉进钱袋子,这也想收钱,那也想收钱,但这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老百姓负担轻了,官府收入增多了,再说大人有没有贪渎什么金钱,怎么这样没有良心呢?

钱邦芑感到颇为惊讶,虽然大明田赋虽低,但实际从老百姓那里收上来的非常多,现在每亩只征收6升大米(1斗稻谷),不过二十税一,也实在太低了。

而范文光是理财专家,在震惊之余,连忙追问怎么这么多?

自三皇五帝以来,各地白役横行,各个场口都是白役把持征收税赋,一年下来怎么这么多?

虽然知道大明各地鱼鳞册上的人口、土地算不得数,但也不相信人口土地居然有这么多啊?

拿着毛笔与周正一起回忆所住乡镇,简单一算,连连暗拍脑袋,场口店铺林立,每逢集市七乡八里的人家充塞集市,过去没


状态提示:第115章 开诚布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