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重生之建筑大师>第一二三章 标书中的学问
业主可能就会问了;你这门新技术靠谱吗?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除非你是“首创”,否则建筑工程还真没那么多“独到之处”。这也是编写技术标时候很难出彩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建筑行业这个特点,到了后世以后,同行们基本也对技术标不怎么重视,因为这一部分很难拉开差距。前世的李华勇除了在自己的公司投标,偶尔也会接受邀请去参与某些项目的评标。

那么一大摞厚厚一本施工组织设计,李华勇基本也很少认真翻看,一本技术标在手,李华勇和大多数同行一样也是凭印象给分:

嗯,这家公司的资质和业绩不错,在业内口碑也算良好,那没什么好说的,这份技术标应该不错,给他打个不错的分数先。

嗯?这家公司好像也不错,这个,好像也必须给个不错的分数…

等这么一大圈溜下了,李华勇最终发现,自己给每家的技术分都差不多。不仅是他,其他大多数同行的做法其实也是一样。那么这样一来,技术标在评标时就失去其相对意义了,这也是大多数投标,主要由经济标决定胜负的原因。

而唯一能让那些见多识广的同行们眼前一亮的,那就只能是那些新技术和新工法的出现了。

咦?这本标书中阐述的这种施工方法,我以前没有见过啊,这个需要好好看看,必须认真看看…

而李华勇准备的“倒椎法”,在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一种新工法。这就是李华勇的金手指,也是他本次竞标赖以制胜的法宝。

时间来到了年月底,经过李二愣子等人多天的努力,一份中银大厦的技术标终于在他们手中完成了一半。不要以为他们效率低下,事实上看到这个进度后,李华勇心里十分佩服。

要知道一份技术标,那就是厚厚的一本书啊,而且是“图文并茂”的那种,在这个没有任何建筑制图软件,没有ad辅助设计,甚至没有用电脑的情况下,大家所有图纸都是手工绘制,所有文字都是手书撰写,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

而在这其中,李华勇也看到咱们国家老一辈工程师的基本素质,比如说颜杜民,这位别看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这次编写标书就看出他的本事了,到目前为止,标书中所有制图基本都是由他手工绘制完成。而他绘制出来的图纸那个漂亮,说实话李华勇只有汗颜的份。

当然,李华勇的作用也无可替代,毕竟他才是拥有“金手指”的那个人。而之所以说整个标书只完成一半,就是因为李华勇的这个金手指还没有兑现。

换句话说:目前整个标书的常规部分已经完成,现在就缺一份“倒椎法”的专业施工方案。

月的最后一天,李二愣子找上李华勇:

“墩子,你给我阐述的这种方法的确不错,不过仅仅这样还不行,我们还必须为它寻求理论支持啊。”

李华勇点点头:“这个工作必须得做。”

“倒椎法”是一个这个年代还没出现的工法,而且是涉及到“建筑抗风”这种逼格很高的学问,那么为它寻求理论依据是必须的。

所谓寻求理论依据,就是你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证明你这种施工方案可行,否则的副帅,别人如何敢相信你?怎么敢在具体施工中采纳这种方案?

而“寻求理论依据”这种事情,那就已经超出李华勇的能力范围了。别说他真不知道,就算他懂一点皮毛,以他农民工的身份也不好拿出来显摆。

“要寻求理论依据的话,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回国内的大学院校去寻找,墩子,你认为我们找哪家大学好呢?”

李华勇和李二愣子开玩笑:

“你不就名牌大学出身吗,你的学校不行?”

李二愣子摇摇头:“我们学校的土木虽强,但主要还是强在建筑,在结构方面还差点意思。要说到结构的话,估计我们需要去跑一趟申城吧?”

李华勇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李二愣子说的是哪所学校,这所大学当然就是:

济同大学。


状态提示:第一二三章 标书中的学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