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历史上的第一海战>十四 鲁肃的大智慧
跟上的。

三,从军事战略来说,最合适的做法,应该是夺取南郡(荆州),这样向北就可以直面曹操集团,向西,则可以顺利地进军西川。

东吴此时如果处理不好与刘备集团的关系,给刘备集团一个进取发展的道路,那么憋在大后方的刘备集团就有可能与东吴撕破脸面。

此时的南郡(荆州)既要正面防御强大的曹操集团,又要防御可能会在背后突然生变刘备集团,所以东吴此时要守住南郡(荆州),必然要投入东吴几乎全部精锐部队,不能再进行其他军事行动。

所以说,当时鲁肃说服孙权将南郡(荆州)借给刘备,其实是一着大智慧的妙棋。

在刘备百般的要求下,东吴借荆州给刘备,让刘备在荆州方面挡住强大的曹军。

这样东吴就可以放开手脚,以全部兵力平定了整个江南。

鲁肃甚至在与关羽的博弈中,成功地从关羽手中,取下了长沙,桂阳,零陵。

最终,鲁肃与关羽在谈判中(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临江亭单刀赴会’),双方约定,以湘江为界,江东归东吴,江西归蜀汉。

如果东吴自己驻防荆州,则如吕蒙对孙权密谈的那样:“令征虏(征虏将军孙皎)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

这样东吴几乎大半精锐都需要布置在荆州,孙权哪里还有兵力去发展他的宏图大业(特别是孙权锲而不舍的合肥方向)呢?

所以,在孙权与张昭夜谈时,取荆州不是现在孙权的当务之急。

孙权突然更换话题,问道:“阁老,你看鲁肃此人如何?”

张昭道:“主公,鲁肃大都督么,乃东吴大功臣,大能臣,又是大圣人。”

孙权道:“说来听听。”

张昭道:“主公,早先,鲁肃虽是白衣乡绅,为资助周瑜起兵,乃倾家财相助。若无鲁肃资助,周郎空有大志而不得施展也。现在鲁肃拥兵与关羽对峙,文攻武卫。临江亭与关羽一会,则取回江夏、长沙、桂阳,此周瑜大都督当时所不能也。所以老臣认为鲁肃是大功臣,又是大圣人。”

临江亭会谈是以后的事,现在先借用一下。

孙权叹道:“可惜呀,如此贤人,孤请他写书信一封,鲁肃都不肯。”

张昭也颇感讶异道:“这是为何,请主公明说。”

孙权说道:“你知道,孙尚香称鲁肃为哥哥,与鲁肃最好。所以我想请鲁肃修书一封,称母亲病危,要孙尚香火速回吴看望母亲。不料鲁肃却道,吴国太身强体健,岂能胡乱咒她?如要孙尚香回乡省亲,修封家书,称母亲与诸兄均想念于她,如此即可。且家书者,须家人自修,鲁肃不能干涉家事也。”

张昭点头说道:“鲁肃大都督言之有理,家书须家人自修。”

孙权摇头说道:“阁老差矣。此非家事,乃国事也。孙尚香回吴,那一营女兵自然带回,周瑜交代的拔除郡主那一营女兵,则可以不动刀兵而用文拔除也。”

张昭笑道:“主公,其实郡主那一营女兵不足为忧也。”

孙权问道:“此话怎讲?”

张昭笑道:“主公,周瑜大都督看重郡主那一营女兵,但刘备、诸葛亮则不然。有人回报,诸葛亮曾对大臣道:‘主公之在公安,北畏曹公之强,东惧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众所周知,刘备去孙夫人郡主之处,见到那一营女兵,心常凛凛。可知郡主女兵虽强,但不为刘备诸葛亮所用也。”

这一席话,是诸葛亮在入川以后说的,此时诸葛亮尚未入川。因为这番话最能表达诸葛亮对孙尚香的看法,所以借用了。

诸葛亮为了达到贬损离间孙尚香与刘备集团的关系,不惜自己亲自出马,散布孙尚香是不可靠的,甚至可能是间谍杀手的传言。

诸葛亮这一番话,充分表达了诸葛亮此时的观点,他把孙尚香与曹操,孙权并列为最大敌人,而孙尚香近在肘腋之下,更是最危险的敌人。

另外,诸葛亮把孙权与敌人曹操并列,说明此时诸葛亮已经不把孙权当盟友,孙刘联盟已经开始破裂。

孙权说道:“如今荆州无战事,不为所用。一旦荆州战事起时,自然会用到这支精兵。那时东吴要取荆州,可就难了。”

张昭见孙权把此事当成重要的国家大事,所以是必须从命的。

张昭点头说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主公说得是。老臣能为主公做些什么呢?”


状态提示:十四 鲁肃的大智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