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们怎么知道我找到青杏了?”史昭有些疑惑,当年青杏不辞而别,父母是知道的呀。当时连他都不知道青杏去哪里了,现在父母是怎么知道呢?

“如果没有找到青杏,你会回来?”史昭母亲忍不住怼了一句。史昭摸着脑袋,呵呵的笑了。知子莫若母啊,史昭在心里叹了一声,母亲有些事情虽然做的比较过火,但都是因为她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儿子啊。

“你们以后怎么打算?”当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饭的时候,史经学一本正经的问儿子。

“我们在西安开了一家十字绣店,想在西安发展,不回来了。”史昭和青杏商量过,他们觉得西安挺好的,避免家里那么多的麻烦。

“那么远,儿子,你可要想清楚啊。”

“我们不想回来,回来有太多问题了。其它不说,就是青杏的前夫,他总是贪得无厌的,我们实在惹不起啊。”

“他呀,被抓了,你要是担心他,那还真不用担心了。”史昭的母亲漫不经心的说着。

“怎么回事?怎么会被抓呢?”史昭有些纳闷。

“听说是抢劫。”史经学想了想,才说道。

“还有吸毒。”史昭的母亲赶紧补充。

“吸毒?那东西都敢碰,碰了可就戒不掉了。”

“可不是,听说是为了筹集毒资,才铤而走险的,还将人打伤了。一共五个人,他是头儿,好像判了十几年吧。”

“这样的人,总是想着不劳而获,不出事才怪呢?”史昭想到夏建,还是有些愤愤的。

“秀秀妈前段时间再婚了。”史昭母亲小心翼翼的说。

“嫁给哪儿了?”史昭倒是很惊讶,秀秀妈能彻底想明白,也是挺不容易的。

“就咱们县城吧,听说挺好的,家里有家汽车修理铺。”

“希望她能好好过日子吧。”

“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我想她会吸取教训的。”史经学静静的说着,那天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从李亮辉家里离开后,史经学一直在思索,到底是谁走漏了史昭和青杏领证的日子呢?妹夫虽然和夏建走的近,但是这样的事情他不会乱说。况且他知道夏建的为人,怎么可能告诉他呢?唯一的可能就是,秀秀妈在说谎。

令史经学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猜测竟然变成了现实。

秀秀妈开始还在抵赖,只是她的生活经验哪有史经学那么丰富。才几分钟,她就将她和夏建联手的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交代完之后,她求史经学不要告诉史昭,不然以后真的就成仇人了。史经学劝她赶紧嫁人,不要在等史昭了,没有什么意义。

秀秀妈说她都明白,就是脑子还转不过弯,她请史经学给她时间。史经学没有逼她,转身就走了。谁知道,一个月后,就传来秀秀妈再婚的消息。人啊,还是早点想通比较好,也可以少受点折磨。

从听到夏建进监狱开始,史昭就已经决定,他要和青杏重新开始他们的果筐厂生意。到时候还可以经常回来看望父母,西安回来一趟也不方便。最重要的是,果筐厂是他和青杏情定的地方,他实在舍不得抛弃。

史昭这边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不知道建森那边的情形如何呢?

建森刚进家门,外甥女就飞奔出来了,看来他每次买的东西真是没白买。建森还没顾上高兴,外甥女将他的包包一接,转身就走了。建森苦笑了一声,跟着走了进来。

建森妈妈看到小外孙女飞奔出去,一会儿拿着舅舅的包进来了,就知道儿子回来了,赶紧迎了出来。

“你怎么又瘦了?”看到儿子,当妈妈的既心疼又高兴。

“每次你看到我就说我瘦了,我们每天吃的可好了。我爸呢?”建森看到父亲不在家,随口问了一句。

“去青莲家,找青莲爸爸唠嗑去了。”听了妈妈的话,建森半天没反应过来。自己父亲去青莲家,这可真是破天荒。自己父子那次不欢而散后,建森一度担忧,他总是担忧青莲的父亲受父亲的责难。那时候,他还脑补了无数场景,青莲父亲受到责难后,大声斥责,让青莲跟他分手,青莲是如何痛哭流涕,如何不肯答应。

“外公最近经常去青莲阿姨家,可勤快呢?”外甥女从包里拿出棒棒糖,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奶声奶气的说着。

“妈,我爸没事吧,受了啥刺激了。”建森小心的询问。

“你才受刺激了,你要娶人家闺女,你爸爸不得去讨好你未来老丈人啊。”建森妈妈白了儿子一眼,哪有这样说自己爸爸的。

“我口误,口误。我就是没想到。咦,外甥呢,怎么不见?”建森连忙转移了话题。

“你姐姐接走了。”

“接走?接到哪里去?”

“西安呗,你姐姐找好了小学,接过去读书了。你们姐弟真行,都不互相联系。”

“唉,你看我这脑袋,我姐跟我说过,我最近太忙,给忘了。妈,你说,我爸怎么那么快就转变想法了啊?”建森说着,凑近了母亲,他其实最想知道的是这个答案。

“有什么想不通的,结婚是你们的事情,作为父母只能帮你参谋,还能管你们一辈子啊。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谢谢妈。”建森高兴的拥抱了母亲。

“你是得谢谢我,还得谢谢你姐,我们为了你的事情,费了不少唇舌呢。”

“我姐说啥了。”

“实话实说呗,就说青莲带上助听


状态提示:尾声(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