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抗战之狙神系统>第95章 野炮发威

这次鬼子山炮大队整整轰了一个小时,还是集中轰击一段阵地,直到炮管发红,才停止炮击。/p

显然松下老鬼吃了个大亏,不敢再一次投入那么多兵力全线冲锋了。/p

而是选择以点破面,派出一个中队从炮击段切入,然后两个中队保持500米的距离紧随其后,打算等前面的部队冲入阵地时,再杀上去肉搏。/p

王林却不打算再给他们机会了,鬼子不敢绕道,不代表他也不敢绕道。/p

昨天后半夜,他就让小雪带着狙击中队和一个连的杀奴军与200游击队,悄悄潜伏到了日军营地的侧面。/p

也就是黑山坳南面的那片树林,只要鬼子一出动,就在黑山坳上设立阻击阵地。/p

所以阵地后方,一直未开火暴露的重机枪和迫击炮以及步兵炮,已经蓄势待发,而16门野炮,更是装填完毕,射击诸元也已调到位。/p

鬼子肆无忌惮展开了这么长时间的炮击,其山炮大队的位置早就被他锁定了。/p

为了不掉链子,他甚至还偷偷的兑换了一个计算机,一个瞄准观察仪器,和一本炮兵手册,昨晚狠狠的恶补了一下。/p

“打!”/p

“哒哒哒…”/p

“轰!轰!轰…”/p

随着王林冲着通话器大喝一声,顿时几十条火舌和密集的炮弹,就砸向了进攻的三个鬼子中队,而前沿阵地的轻机枪和步枪也射击起来。这次打头的那个中队虽然分的很散,距离也比较远,离阵地足足还有300米,后面的两个中队更是有800米。但重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实在太过凶猛,导致鬼子再一次被打/p

蒙了。/p

“巴嘎,这帮支那人太狡猾了,竟然藏了这么多重机枪和迫击炮,快,命令步兵炮压制对方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命令山炮大队,压制对方的步兵炮。”/p

松下气的是暴跳如雷,歇斯底里的吼叫道,现在他终于知道渡边大队和松井大队是怎么覆灭的了。/p

对方除了没有山炮外,轻重机枪,和步兵炮的配置,竟然一点都不比他们差,而且还装备了大量的迫击炮和冲锋枪。/p

此刻他和渡边一样,同样也想不通,对方哪来的这么多冲锋枪子弹和迫击炮弹?/p

帝国之所以不装备这两种武器,不是蠢,也不是看不上,就是因为这两样武器消耗太大,帝国有限的资源根本就承受不住,所以才苦练枪法和拼刺技术。/p

“野炮营,目标,敌山炮阵地,8号炮位,一发试射,开炮。”/p

虽然各炮的射击诸元,早已调整完毕,但王林还是选择试射一发,而且还客串起了炮兵营长,像模像样的下令道。/p

而真正的炮兵营长,则是一名20岁左右的大二学生,是被王司令强行赶鸭子上架的。/p

听着通话器里的嚎叫,咽了咽口水,大声重复了一遍王林的命令。/p

“轰!”/p

顿时一声巨响,将二十几名学生兵都吓了一跳。/p

“咻…轰!”/p

远处日军的山炮大队长,正要下令炮击,头顶就传来了尖锐呼啸声。/p

抬头望去,就见左前方三百米处,随着一声巨响,升起了一团巨大的火球,屎差点没吓出来,立即催促道:/p

“不好,对方有野战炮,快,快,立即转移阵地。”/p

作为一名资深炮兵指挥官,光听那爆炸声,和炮弹的轨迹,他就知道,这枚炮弹,绝对是75毫米野战炮打出来的,而且距离起码有七公里远。/p

即便他想要展开炮战,山炮那6000米的射程,也够不着,所以对方哪怕只有一门野战炮,他们也得吃大亏,毕竟为了将炮击效果发挥到最大,他们的炮位挨得太近了。/p

鬼子的炮兵们显然也看出来了,前方的爆炸绝对不是山炮和步兵炮打出来的。/p

一时间手忙脚乱,拖炮的拖炮,但更多的却是在搬炮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p

“娘的,竟然差了这么多,看来这野炮还真的不好玩呀!”/p

王林放下望远镜骂了一句,就拿起通话器吼道:“各炮位,立即再上调0.5度,左转0.1度。”/p

“1号炮位调整完毕。”/p

“2号炮位调整完毕。”/p

“…”/p

“报告司令,所有炮位已调整完毕。”/p

“各炮依次射击,10发急速射,给老子狠狠的砸。”/p

“轰轰轰…”/p

随着王司令的咆哮声,16门野炮从左到右依次怒吼起来。/p

火光闪现中,一枚枚炮弹激射而出,划出一道道弧线,朝敌方山炮阵地砸去。/p

“轰轰轰…”/p

“啊…”/p

一时间日军的山炮阵地,爆炸声此起彼伏,随着一堆堆炮弹殉爆,一门门山炮被炸上天,无数正在搬炮弹和拖炮的鬼子被炮火吞噬撕碎。/p

短短一分钟内,足足160枚炮弹砸下,声势惊天动地,所有的日军都呆呆的望着火光冲天的山炮阵地方向。/p

“完了,山炮大队完了,对方竟然有这么多门野炮,这怎么可能?”松下老鬼一个踉跄,差点栽倒在地。/p

白莲花和卢勇、黑牛,以及杀奴军战游击队员们,却是吃惊的张大了嘴。/p

刚才日军的炮击就让他们觉得恐怖了,可和现在的炮击比起来要差了一大截。/p

卢勇咽了咽口水,下意识的望向王林所在的方向,哪里不知道他们吃大亏了。/p

当时黄政委说要王林补偿六挺重机枪和六门迫击炮,他还


状态提示:第95章 野炮发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