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万能异界仙>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是发展

迟钝的海军/p

相对于美国空军,美国海军对喷气化的潮流比较迟钝。美国海军没有完全忽略喷气技术,也没有“打搅”忙于战时生产的传统海军战斗机主力公司格鲁曼,而是找上了沃特。但沃特的f6u喷气机失败得一塌糊涂,美国海军转而找上麦克唐纳。只有三年半历史的麦克唐纳属于“二流”公司,在喷气时代之前没有得到过任何海军订单,因此也相对没有历史负担,对新技术比较放得开,战时的采用螺旋桨加原始形式的加力喷气推进的高速双发战斗机xp-67有创意但没有投产,显示出了麦克唐纳的创新精神。麦克唐纳的fh1“鬼怪”战斗机(以后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f-4常被称为“鬼怪”式战斗机,其实严格地说是“鬼怪ii”式战斗机)成为美国海军的第一架实战型喷气战斗机,但美国海军只少量装备,主力装备还是依赖螺旋桨战斗机。紧接着推出的f2h1的基础上改进,但也是一样,只少量装备。有意思的是,北美f-86最早是为海军设计的,但海军没有要,被空军拿去发扬光大了。/p

在技术上,美国空军以最快的速度拥抱后掠翼技术,后掠翼带来的高空高速性能是f-86在朝鲜战场上得以和同样采用后掠翼的米格-15一较高下的本钱,采用平直翼的f-80、f-84不是米格-15的对手。然而美国海军还是死抱着低空低速性能良好但高空高速性能糟糕的平直翼不放,麦克唐纳f“黑豹”、道格拉斯f3d“天空骑士”都是平直翼,以至于在朝鲜战场上没有可以和米格-15匹敌的战斗机,只得临时抱佛脚,将格鲁曼f改装后掠翼,但还是没有赶上在停战前部署可以在技术上压倒米格-15的喷气战斗机。美国海军还试图将后掠翼的f-86海军化,但为上舰而改装的f-86增加了500公斤的重量,性能大跌,直到54年底换装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后,性能才恢复到一年前已经首飞的f-86改装后掠翼最后在1954年也完成,但这时朝鲜战争已经打完了。后掠翼的f转而作为技术验证,没有投产。/p

美国海军的迟钝不仅是出于一贯的保守传统,还由于第一代喷气式飞机在技术上的局限,比如推重比、航程、可靠性不足等。后掠翼飞机的起飞、着陆速度太快,低空低速机动性不足,对航母上的使用也很不利。美国海军不是没有大胆尝试过,沃特f7u“短剑”采用缴获的德国思路,用无尾布局,但由于缺乏对这一全新技术的深刻理解,设计上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投产后有14损失于飞行事故,使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海军对较冒险的先进技术的胃口大减,但这也使美国海军错过了喷气革命的第一波。道格拉斯f4d“天空射线”在研发过程中问题多多,最后下马。接替的麦克唐纳f3h“恶魔”是美国海军第一种从设计时就是后掠翼的喷气战斗机,但进度也是严重拖延,没有赶上朝鲜战争。/p

五、后浪推前浪/p

战后初期,美国军费开支急剧缩减,军火订单大幅度削减,但美国空军对喷气式飞机的浓烈兴趣把各飞机公司的注意力引向这项新技术。由于喷气技术的革命性,很多在螺旋桨时代积累的经验突然变得无关紧要,准入门槛大大降低,老资格公司和新兴公司突然可以公平竞争,人人有机会。50年代的美国基本战略是“大规模报复”,一切围绕着核战争。对于战斗机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拦截入侵的核轰炸机,机动性优秀的格斗战斗机不再是重点,重型、高速、远程的截击机才更有用。美国空军招标“远程全天候双发截击机”,传统的战斗机公司没有入选,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诺思罗普和过气的寇蒂斯入选,参加最终竟标。诺思罗普的p-61是战时相当独特的装备雷达的双发远程夜间战斗机,在技术上和战后的电子化潮流相容性较好。寇蒂斯除了在政府的指派下按照别人的图纸造飞机,在战时没有多少事干,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把螺旋桨和喷气推进结合起来,既提高速度,又降低技术风险。但寇蒂斯的混合动力战斗机设计都不成功,入选或许有安慰奖或者“最后的机会”的因素。诺思罗普xp-89最后入选,寇蒂斯xp-87再次落选。寇蒂斯解决不了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彻底跟不上时代,从此彻底退出战斗机领域。诺思罗普的设计最终成为f-89“蝎子”战斗机,从xp-79喷气飞翼开始的技术创新传统得以保存,使诺思罗普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技术创新的活力。/p

战后到50年代末是美国航空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年代。为在战时产能寻找战后出路,也由于战时订单而鼓胀的腰包,公司科研如火如荼。美国空军不仅受到战争经验指导而对喷气技术和所有和高速有关的技术高度热衷,还受到缴获的德国航空技术的促动,在航空科研非常舍得花钱,同时上8个战斗机项目和7个轰炸机项目。更重要的是,担负起航空科研的领导责任,用巨大的能量,和空军以及飞机公司合作,推动了一系列x飞机计划。x飞机是世界航空史上没有先例的。在此之前,新飞机试飞总是和型号设计连在一起的,遇到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但x飞机不受具体的型号约束,纯粹就飞行的共性问题作研究飞行,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数据,是战后美国航空技术爆炸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p

二战结束时,德国和英国的喷气技术引发了一场航空技术的革命,但德国由于战败,在这场革命方兴未艾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是发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