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科幻未来>暖妃倾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于忧患

袁绍华说的并不夸张,百年的安逸,让那些肱骨之臣早已忘记了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是多么的惊心动魄。每日的歌舞升平,纸醉金迷,让他们本来清明的双眼被浮华给遮个彻底。漓河之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咿咿呀呀,载歌载舞,欢声笑语,门庭若市,真可谓是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秦楼楚馆,温柔乡,英雄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还要唱*花啊。

“袁大人,你应该明白,衰败不过是历史的必然罢了。龙霄自建国以来都是以农业为根基,百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土地的供需已经失调,权贵因为财力的原因,家族人口无限制的增长,为了保持生活质量,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从百姓的手中掠夺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爆发,以至于土地集中于权贵手中,失地的百姓数量逐年增加。

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这让百姓们的日子越加的艰难,因此权贵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就越发的尖锐。再者隐性的土地增加,朝廷的农业税收就开始锐减,财政必然的会出现困难。也就是说朝廷从未合理的调配过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朝廷一直重农抑商,轻视商人,没能合理的利用商业来吸收增长的人口以平衡土地供需矛盾,因此来缓解土地上的矛盾。

再加上,国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世家大族,皆是喜欢奢侈的生活,挥霍无度,大手大脚。大贪官从小贪官的手里分钱,这样,既能维护形象,又能获取实际的利益,根本就是既要做*,还要立牌坊。更甚之,这些国家的顶梁柱不思进取,热衷于阴谋阳谋,尔虞我诈,试想一下,这样一个不良风气泛滥的国家,焉有不衰亡之理呢?”

袁绍华一边听着顾倾暖的分析,一边不住的点头应和,王妃见解精辟,老辣,确实如此。

李若灵看着侃侃而谈的顾倾暖,有些不敢置信的睁大了双眸,这才是倾暖真正的模样吧,睿智,果敢,胸怀天下。

“王妃,下官有一事不解?”思索了片刻,仍旧是百思不得其解,袁绍华忍不住开口问道。

“袁大人请说!”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排位,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十分的低下,历朝历代都是如此,那王妃为何主张大力扶持商人呢?”王妃的见解着实精辟,前卫且一针见血,对于朝内的主要矛盾分析的更是透彻,只是关于商人的这一点,让他很是疑惑。商人轻贱,满身的铜臭味,刻薄奸诈,为何要大力扶持这种小人呢?

顾倾暖深知在古代,这些自视清高的文人举子是很瞧不起商人的,总认为商人低他们一等。看看苏君诺便知了,他虽然贵为龙霄第一富豪的少家主,有花不完的金山银山,可是在面对官员的时候,他必须要卑躬屈膝。所以说这种偏见是根深蒂固的,想要改变,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呢。

她闻言没有再讲那些大道理,只是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因为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袁绍华闻言,沉默了。对于王妃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他依旧想不通啊,王妃啊,下官愚钝,可否说的再明白点啊。有钱又如何,也不见得能为朝廷带来什么可得利益啊。

“有些事情,日后你便明白了,现在多说无益!”似是看出了袁绍华的不解,顾倾暖又说了一句:“袁大人,你看的出来朝廷的困境,这就说明你的心境还是清明的。虽然你的仕途坎坷,但你要明白,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本王妃这里倒是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想要和袁大人分享一下。”

“什么故事啊,暖姐姐你快说说,红燕最喜欢听故事了!”速度慢一拍的袁绍华还没来得及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被截了胡!他无奈的一笑,很是文雅的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做了一揖,温言说道:“既如此,还请王妃不吝赐教!”

顾倾暖摆了摆手,示意袁绍华不必多礼,随后幽幽的说道:“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袁绍华反复的默念这句话,而后感激的对着顾倾暖便是一跪,真诚的说道:“谢王妃点醒了下官!”

“不必客气,不过一句话的事情,是袁大人的悟性高罢了。请起!”顾倾暖端的是不骄不躁淡然处世的高人模样。

慕容红燕满是崇拜的看着顾倾暖,汪汪水眸的不停的眨啊眨,她的暖姐姐太厉害了,就算她在修炼个几十年,也赶不上她的高度啊。

“王妃,国祚已是如此的衰败,除了大面积的换血换肉,已别无他法,否则蛀虫仍在,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下官斗胆,想向王妃求证一下,睿王殿下是否有心入主东宫?若有,下官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没有,下官恳请王妃看在天下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于忧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