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象棋>第767章 小故事赏析
三十枚。大象戏和小象戏并不是宋朝象戏的全部,北宋司马光还发明过一款“七国象戏”,因为玩法过于复杂,不太受欢迎,便被淘汰了。大象戏的布局规则由于先天有缺陷,也在北宋末年直接被pk掉了。只有小象戏独树一帜,到南宋中后期战事不断,炮的使用频繁起来,威力十足。有时髦的玩家从中受到启发,把消失的大象戏里的炮移植到小象戏的棋盘上,三十枚棋子就此变成三十二枚,现代象棋定型。这也从前几年洛阳出土的一副完整的三十二枚宋代瓷质象棋文物上得到了印证。

再来说说唐宋象棋风行到什么程度。白居易在《和春深二十首》中写道:“……鼓应投壶马,兵冲象戏车”,诗里的“兵冲象戏车”指的就是象棋。象棋不仅在市井流行,更是贵族公爵的雅玩之物,甚至还是提升官职的门槛。唐翰林院设有九品官职“棋待诏”,专门负责广揽全国象棋高手。宋朝也有“棋待诏”,其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尤其南宋从庙堂到江湖都好象棋,更有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的大力提倡,象棋玩得好不好成为身份的象征。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涌现出大批棋手。

象棋的历史那是相当久远了,春秋战国时就有记载。不过最早的象棋,和现在的并不一样。清朝钱曾的《读书敏求记》里,说过一种“七国象戏局”,这种象棋有七国——秦赵燕韩魏齐楚,代表战国七雄,中间还有一个周,代表大家共奉周天子。只可惜,记载得简单,也没有玩法,也泯灭在时间中了。

清朝康熙年间,常熟人徐兰奉命出塞,路上写了些诗文,其中就提到蒙古象棋。他说,蒙古象棋棋盘纵横各九条线,划分成六十四格,红、黑双方各有八个卒、两个车、两个马、两个象、一个炮、一个将。摆棋的时候,将放在中右,炮放在中左;将上面一格,车马象分列左右;再前面,则排列着卒。有趣的是,这些棋子不同于中国象棋上面刻着字,而是直接雕刻成型——徐兰还解释呢:“将”雕刻成一个塔,说明是崇佛教的;“象”雕刻成骆驼或者熊,是因为北方没有大象;没有“士”,是因为那里不喜欢儒生;“卒”多,是觉得人多势众才能赢;走棋的时候不按照线走,而是按照格子走,是因为觉得东西在格子中更安全;“马”可以横行六格、“骆驼(象)”可以横行九格,是因为骆驼跑得比马快;没有楚河汉界,满盘随意而行,体现了蒙古族跟着水草随意放牧的习性;“卒”是直行的,还可以斜角吃掉前方的敌人,还可以往回走,作用同“车”,是为了奖励军功。最后,众棋环击对方一塔,使对方的“将”无路可走,这就是赢了。——这哪儿是蒙古象棋啊,不是很像现在的国际象棋么?有人说国际象棋是中国象棋的变种,有人说是从印度起源的,但不管怎么说,到了清朝的时候,蒙古有了国际象棋——也许还是改进型的吧。下象棋的,有不少高手。宋朝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就提到杜黄、沈姑姑、金四官人、李黑子等象棋名手,他们是象棋待诏,专门陪皇帝下棋的。

说起玩法不同,古时候的围棋,据说也和现在小有差异。《茶香室续钞》里提到,汉朝马融写过一篇《围棋赋》,里面说:“横行阵乱兮敌心骇惶,迫兼棋岳兮颇弃其装。”这里的棋岳,就是指棋盘正中天元和四个角的小星部位,一共五个点,称为五岳,意思是在这五个地方放下棋子,就不可动摇。现在的围棋盘从汉魏时的纵横各十七路变成了纵横各十九路,小星有了八个,但讲究金角银边草包肚,很少有人上来就去抢天元,这就是棋盘的变化导致下棋方式的变化,也许规则都有变化。

不管你信不信,古代的围棋是有平局的,平局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叫“芇(念绵)”。明朝的书里说,“围棋两无胜败曰芇”,那就是平手呗。当然,赌博的时候,输赢相当,拉抽屉了,也叫做“芇”。

下棋,还真有赌博的。最有名的赌局,当属南北朝时期刘宋的高手羊玄保。羊玄保和宋文帝下棋,事先说好要是赢了,皇帝就给他个宣城太守当。结果他还真的赢了,皇帝还就真任命他当太守了。当时,宣城的治安还不太好,老有农民外逃当流民,而且一个流民没找到,他全家亲戚得连坐。羊玄保赌这个宣城太守,还是有想法的,他建议把连坐这条规矩撤了,一人做事一人当,省得老百姓和官府都麻烦。这么一来,宣城的面貌还真变了样。

羊玄保属于官运亨通那种人,一年后转任廷尉。数月后,迁尚书吏部、,御史中丞、衡阳王右军长史、南东海太守,加辅国将军。后来又入为都官尚书、左卫将军,加给事中、丹阳尹、会稽太守。又徙吴郡太守。有人不服,问他有啥本事啊?宋文帝说:“哎,当官么,不光得有才华,还得有命。羊玄保命好啊,你说朕一见到有官缺,怎么总是头一个想到他

羊玄保号称棋品第三,谁是第一啊?没有。下得最好的,一般都称第三。到了唐朝宣宗朝,有个日本王子来朝贺,围棋下的就好,号称日本第一。唐宣宗就让国手顾师言对局,下了三十三手还看不出胜负来。顾师言压力大,手心都出汗了,长考半晌,下出一手“镇神头”,一举奠定胜局。王子钦佩之余,问旁人:“他是全国第几啊?”旁人忽悠王子说:“第三。”王子赶紧说:“我想见见第一。


状态提示:第767章 小故事赏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