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请战

初秋,深夜。紫禁城。勤政殿。

文武大臣俨然排开两列,腰板个个挺得笔直。眼睛大大得睁着,仿佛怕错过什么,就连多年久不上朝被恩赐颐养天年的前任宰蒲也赫然在列。

仔细看去,会发现每个人的眼神有意无意地朝着最前方看去。势要把前方的那个人看穿似的。

那个人知道文武百官的心思。即使他知道百官的举动对他已然是大不敬,也不动怒。反而心中有些许愉悦的快感。

是他仁慈吗?或者是他宽容大度吗?如果这样想,我敢说你绝对是错的。

作为一国之君的他,早已在那场权利的斗争中将人情看尽。他四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年的岁月早已把他打磨的早不知世间冷暖为何物。他关心的只是他的山河寸土,至高无上的权力。

如今他端坐在九龙宝座之上,却任由百官做如此姿态。是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只是他不愿从脸上表现出来。

二十年从政的岁月里,权术之道虽说不能完全领悟却也是八九不离十。群臣越是着急,他越要镇静。

多年来,国力充足,百姓安乐。久不打仗的国度里,自然养了些酒囊饭袋。娱乐至死的废物。这也是他的悲哀。想起五年前同样的深夜,同样的场景。在讨论是否给予外敌最后一击时,贵为一国之君的他,虽说拥有无上的权利,政令却不能上令下达,指示丧失白白的决战时机。让敌人五年后又卷土重来。

这一次,他要倾尽全国之力于外敌致命一击。彻底巩固自己的皇权,不能再次上演上次的耻辱。想到这,他的眼眶不由得睁大了些。落在群臣眼里,众臣心里内心也是不由得凉了一下。心想皇帝还在为上次的事情与他怄气。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最后一战中令自己的家将悄悄地放水。为外敌透露军情,不至于把他们赶尽杀绝。

这一举动在皇帝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由此君臣和洽的朝廷大变。君臣之间也产生间隙。

此时,群臣想来他们的随便一举却是养虎为患。该死的白眼狼重来之时,竟不顾前夕恩情。对自己的族人也是杀伐殆尽,这使他们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他们迫切需要朝廷出兵平息战乱,不然他们以后如何继续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资本?

满朝文武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希望皇帝赶快下令,兵出九门,克敌制胜。然而我,不知皇帝是怎么了,一举常态,反而耐起性子来,对此事是能拖便拖。

今夜众臣商议今夜就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请皇帝下令发兵,故今晚齐聚于此。

整个朝堂之上却静的可怕,他们在等,等自己这边安排的人向皇帝纳死谏。等,等。他们不能再等了。

皇帝他自己也在等。同样他也等不及了。外敌三个月的时间里,在他有意无意地放任之下。已然攻占城池数十座。眉攻破一城必然烧杀抢掠,无不尽其能迫害百姓。致使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就连京城之内近几月也颇见流民身影。百姓怨声载道。对于无比看中山河寸土、无上权势的他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很急,他对外敌恨之入骨,他恨不得扒其皮饮其血。看到自己的城池一座座的被攻破。他的心都在滴血。他比谁都希望尽快出兵,勘平战乱。

可是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他必须等,等到那些人等不起为止。他也知道这是一次赌博。是一次惊天豪赌。赢了他便可以将整个帝国握在手中,重拾河山造就一番太平盛世。输了,他所面临的便是灭国,灭族,灭种。这一点他是自私的,也是无私的。等,他必须等。等的滋味却是无比的难受。他知道熬过了今晚子时三刻,它就不用再等了。到时,他将政令一下,便是倾国一动。

现在他只能等着,突然一人打破了久久的寂静。

陛下。。。。。

在此说明一下。此文前几章在为猪脚的显世做铺垫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2章 请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