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帝台春>第1768章 决策和决定

第1767章决策和决定

宴会上南宫弘昌兴致很高,作为主角的小公主在母妃的怀抱中稍稍露面之后就退了下去,接下来就是王公大臣们觥筹交错,举杯相亲的时候了。

南宫弘昌喝了很多酒,也很能喝。不过这个能喝有点水分。因为大臣们知道他喜欢喝酒,而且自认为海量,所以大臣们在饮酒的时候都让着他。晚宴最后,南宫弘昌让刘业和穆郡王留了下来,让其他大臣都先回去。

望星阁有六层楼高,楼顶是一做平台,还有一个小凉亭,本就是供人观星之用。

南宫弘昌带着刘业和穆郡王来到了楼顶,三人在凉亭里落座。随从们端来了醒酒汤,南宫弘昌喝了一碗,也招呼刘业和穆郡王喝汤。

“皇上,您是否该回去休息了,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也可以的。”穆郡王道。他不想南宫弘昌在醉酒的状态下与刘业谈论重要的事情,因为可能刘业会利用君无戏言的原则从南宫弘昌嘴里得到有利于自己的许诺。

“你们以为朕醉了,朕其实清醒得很呢!今儿留你们下来,是想听听你们对梁、辽之战的看法……大魏与大梁是盟友,朕是否有必要对梁国施以援手呢?”

穆郡王看了刘业一眼,暗示刘业过后再谈。但刘业视而不见,说道:“谢皇上为大梁着想,但臣以为,眼下大可不必。”

“燕王是觉得梁国能击退北辽?”

“梁国与北辽的冲突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梁国自有应对之策。”

南宫弘昌笑了笑,“倘若北辽派遣使者求朕联手呢?”

“皇上,两国结盟皆为利。臣不认为大魏与北辽结盟更有利于与大梁结盟。”

“可是,北辽也威胁不到大魏吧。”

穆郡王觉得他们已经不适合在谈下去了,“皇上,您喝多了……”

“穆郡王,朕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穆郡王窘迫不已,只能暗自叹息。

“皇上的意思是,大梁威胁到了魏国?”

“难道不会么?燕王致力于两国永久盟好,可将来会怎么样,谁也无法保证不是么?”

“皇上这么想也没错,但是将来的事情已经轮不到皇上来操心了。我们只要做好当下,给后人一个借鉴甚至是作为榜样就足够了。”

“说的好!”南宫弘昌忍不住鼓起了掌,“燕王的确是能言善辩。”

“皇上,臣始终认为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朕记住了。好了,乏了,你们退下吧。”

穆郡王和刘业告退离去。出了后宫,两人步行前往燕王府的路上就聊了起来。

“燕王,皇上喝多了,他说的话,切不可当真呀。”

“我明白。郡王爷,求您一件事。”

“你说。”

“打听一下是否有北辽使臣的消息。”

穆郡王点了点头,“明白。”

走到了燕王府,刘业请穆郡王进去喝杯茶。穆郡王怕想起过世的女儿,谢绝了刘业,自个出宫去了。

夜深人静时分,刘业独自来到了书房,点亮了烛火。从外面回来后他就先去了书房,将从桌案下得到的纸张加紧了一本书中。等妻子和孩子都睡下之后,他才来到书房,拿出了那张神秘的折叠成片的纸张。

将纸张打开,只见里面写到:燕王爷,小人奉皇上密令特来禀报。皇上垂危,无嗣可立,朝局不稳,请王爷火速还京,主持大局。为保安全,仅以口谕相授,望王爷见谅明察,速速还国。

刘业反复看了两遍,然后就将纸张放在烛火之上,焚为灰烬。

他在椅子上坐了好久好久,思考着纸片上内容的可信度。

茶杯里的茶早已凉透,但他未有察觉,仍喝了下去,如同喝下了一杯白水。

“或许是应该回去了。”

思量再三后,刘业做出了决定。

他从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推断出李申给的这信纸上的内容基本属实。但他不知道刘天琪打算将皇位传给他,他认为刘天琪会从亲王中挑选出合适的皇子作为后嗣继承大统,但皇子年幼,朝臣们会为此而争斗不休,所以需要有人来辅佐皇子。他经历过几次朝局之乱,不想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所以才决定返回大梁。

但,如今他是被软禁的人,想要离开魏都,谈何容易?

不过对刘业而言,不容易并不意味着没有办法,只要有办法,就能达成目的。这一夜刘业几乎就没怎么休息,一个逃离魏都的计划正在他的脑海中逐渐酝酿成形。

两日后,北辽使臣到来的消息在魏都不胫而走。穆郡王打探到此事后,就去燕王府告知刘业。

“北辽人这次到来是来者不善呀。老夫就怕皇上听信了他们的鬼话,反戈梁国。”穆郡王叹息道。

刘业寻思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面色严峻。“我要进宫找皇上问问是怎么一回事!”

“老夫随你去。”

穆郡王是担心刘业会在气愤之下不自觉地说出一些让南宫弘昌不能容忍的话来。如果是这样,不但无法帮助梁国,反而会害了刘业自己。

“郡王爷的好意景辰心领了,景辰打算自己去见皇上。”

“可是……”

“您放心吧,景辰会注意言行的。”

“好吧。”

穆郡王告辞而去,刘业立即进宫求见。

南宫弘昌正在御花园的莲池水榭边上垂钓。典客陆思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他的身旁。

太监将一根钓竿交给了陆思,陆思接过钓竿,在


状态提示:第1768章 决策和决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