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我爸爸是秦始皇>第24章 军制改革
开科数量不定,士农工商,诸子百家都可以进入皇家学院宣传自己的拿手绝活。”

“但是有一点,把绝活拿出来就行了,那些思想就不要瞎传播了,一旦发现有一个抓一个。”

“一所是皇家军事学院各科老师由赋闲在家的一群老将军和正在军中任职的军官担任,有一点,必须有过实战经历的。”

“凡是在这两所任职的老师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

一下子,大臣们绷不住了,窃窃私语。

一时间大殿之内成为了菜市场。

“陛下,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啊!”

“这绝对不行啊,每家的绝活都是家传,让我贡献出来?大不了这官不当了。”

“陛下三思啊!”

讨论声,愤怒声,络绎不绝。

扶苏早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也没慌,笑呵呵的看着大臣们的表演。

这是触及到根本利益了。

哪家没有几本传家的经书,兵书,还有绝活?

你是皇帝我就得贡献出来?

一个处理不好扶苏都得下台。

但扶苏并不急。

“怎么?各位有意见?”

这下子大臣们左推右推推出来几个代表。

“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

“哦?怎么不妥?”扶苏似笑非笑的看着这位代表。

扶苏知道这人,王绾,就是对始皇歌功颂德的那个。

也是秦曾经的丞相。

这位绝对是典型的顽固派,曾经始皇帝推行郡县制时,他就说不行。

王绾主张将始皇帝的子女分封各地,保持天下的稳定。

但始皇帝最终采纳了李斯的郡县制。

这会儿被众人推出来扶苏一点都不意外。

这王绾现在虽然退居二线了,但是威望极高。

“陛下,臣认为步子太大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稍不留神就要天下大乱啊”

王绾痛心疾首的说道。

扶苏没想到王绾居然不是出于私心?

让扶苏十分意外。

扶苏也考虑过步子太大的问题,但是想到自己带着那么多东西回来,还畏畏缩缩的,合适吗?

这些王绾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是能说出这番话,可见始皇帝时期能当丞相的都不简单。

“王老大人多虑了,朕有自己的考虑,待会朕带你去看些东西,你就明白了。”扶苏语重心长的说了几句

对于有见识有学识的人扶苏还是尊敬的。

“既然这样,臣无话可说。”王绾一听就知道扶苏铁了心了,这么大岁数了,他也不想争什么了,退到自己的电子上稳稳的坐好了。

这下可急坏了那群大臣,抓耳挠腮的,最终一个大臣又出班搭话。

“陛下老臣也认为不妥,各家本事本是传家之物,现在却让大家交出来传授给不相干的人,恐怕很多人心里都不愿意。”

这大臣不是别人,冯去疾,现在的丞相。

扶苏哈哈大笑,没有回冯去疾的话,转头问向蒙恬,“蒙卿,你是武官之首,你的兵法愿意贡献出来不?”

“臣愿意!”蒙恬虎着脸,严肃的说道。

他家那点兵法虽然重要,但是多年相处,蒙恬深知扶苏绝对不会亏待自己。

破书传了就传了呗,本来军中有不少将领的本事都是他教的,他觉得不是啥大事。

答应的很痛快。

扶苏点点头没说话,又看向御史大夫冯劫“冯大夫你愿意吗?”

冯劫此时却一脸蒙蔽,啥玩意就我愿意不?

我也没说话啊,都快躲到地底下了,就是怕扶苏问他。

他知道这个问题里外不讨好。

说愿意扶苏开心,大臣们肯定有意见。

说不愿意跟皇帝唱对台戏那还有个好?

可他的身份却让他根本就躲不过去。

冯劫一是当今秦朝的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是啥官?

可别被影视作品误导了,这御史大夫掌管全国检察系统,掌握着律令并监察百官,是最高的监察官!

地位仅次于左右相!

这等军国大事,你这四把手不说话怎么可能啊?

月亮哪头圆?

冯劫明白。

冯劫满脸便秘的表情,无视同仁们的殷切目光,拱手道,“臣,愿意!”

一句话说完,满朝文武目光能吃了他!

冯劫眼睛一闭,我看不到你,你也别看我。

啊q精神自我催眠了起来。

扶苏忍不住笑了,“冯相你看看,这朝堂之上还是有愿意的嘛,你怎么能说大多不愿意呢?”

冯去疾老脸一红,“这,这......”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这皇帝现在忒顽皮了。

不当人子啊!

“好了,冯相,朕不逗你了。”

“来人,将东西端上来!”扶苏冲着内侍喊了一句。

七八个内侍,每人盘子里都托着一叠子档案。

殿内的大臣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观望着。

“这是啥?雪白雪白的。”

“这是纸吗?”

“这有啥可看的。”

议论声不一而是。

说什么的都有。

“每人一份,发下去。”

群臣抢一样从内侍手中拿走属于自己的一份。

到手后纷纷大惊。

雪白的纸张上面用小篆书写着“新政”二字。

震惊,惶恐。

大臣里面,每人家中别的不多,但是制作竹简的肯定多。

各种朝会,处理公文都需要用到竹简。

与其去买不如自家做。

甚至富裕的竹简还能去


状态提示:第24章 军制改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