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前,周凝去了新买的四合院。

前主人移民,将这套十几年后价值上千万的房子,以三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周凝。

只是年久失修,房屋衰败的不成样子。

“明年春天找个工程队把房子返修一下,以后咱们就住这里,前面的空地正好可以停车。”

秦绍四处看了下,这边交通比较便利,胡同很宽,只是一家挨着一家,人口密度比他家那个大院还要严重。

“附近没有消防栓。”

如果着火,救火车想进来可以,但是没有水源,房子又是一间连着一间,着起来很快。

“我也想到了,那边古树下有一口井,胡同大妈说了,是明朝万历年间挖的,经历过干旱和战火,保存的很完整。”

“我想在那里建一个泵站,让附近的居民都用上自来水。”

“你准备找林市长审批?”

“当然了,没有市政参与,我自己也弄不起来。”

“你可不知道,我穿来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冬天的水冰冷刺骨,夏天想洗个澡都没有冲凉的地方。再这样下去,我非喂了虱子不可。”

她的抱怨不无道理,人在物质得到极大满足时,就会追求精神上的最大利益化。

她心中已经描绘出四合院的结构框架,未来京城地界发展会越来越好,她这是赶上穿越潮,换作以前,想都别敢想。

第二天准备回家,秦川捎信儿过来,说他今天恐怕不回县里过年,同时让他们给刘玲带新婚礼物,一对儿洁白的交颈天鹅瓷器摆件。

“秦川大哥是不是在躲避什么?”

秦绍看了看她,笑着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直觉告诉我,他和玲姐还有缘分,两人本来就很登对。”

“也许是你潜意识这样认为,别忘了,你穿来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就是玲姐,你心里自然希望她过的好。”

周凝不置可否,也许是对左然了解的太少,才患得患失的。

从京城开车回县城,要走两天的时间。

这个时候还没有高速公路,甚至国道都是一段一段的,坑坑洼洼不好走。

周凝又很矫情,一会儿嫌累了,一会儿又想睡觉,其实秦绍知道,她是怕自己太累才变着花样让他休息。

车子直接开到东村,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分。

农村人哪见过四个轱辘会跑的小汽车?

发现是周凝和秦绍,村里的孩子立即跑到邱红梅家通风报信。

“周凝,秦绍,你们回来了?”魏红旗搓着大手,眼睛泛红,高兴的看着两人。

发现大中午的,家里还挡着窗帘。

周凝心中一凛,推开魏红旗急急往里走。

“我妈不是早该生完孩子了吗?”

邱红梅的预产期在十二月底,她是高龄产妇,周凝特意在京城的药店买了些紧俏的滋补药材回来,准备让魏红旗给她做些药膳补身体。

果不其然,邱红梅头上戴着帽子从炕上爬起来,在她身边的褥子上,有个小小的人在蠕动。

“什么时候生的?”

周凝低头看了眼襁褓里的孩子,屋内光线昏暗,看不太清楚,不由皱着眉头。

邱红梅哽咽着说不出话,红着眼睛就要哭,进来的魏红旗忙劝她道,“快别哭了,月子里做下的病不好治,闺女刚回来,我去给他们做饭。”


状态提示:第316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