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言情总裁>风云之峥嵘岁月>第六章 捷讯公司
给赵忆慈说一声,便掏出手机给她打了个电话。

赵忆慈是李经纬在京华大学的学姐,比李经纬高两届。

李经纬在京华大学读书时,所在的实验班只有9个人,李经纬年纪最小,但却被其他几位同学推举为班长。因为大家觉得这小子学习太轻松了,要给他找点事做,也给他一个为大哥大姐们提供服务的机会。

后来,又通过竞选成为京华大学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再后来,因为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大二时竞选成为京华大学学生会副主席。

法学专业的赵忆慈是当时学生会的外联部长,与李经纬合作,从知名跨国公司那里为学生会和学校拉来大量的赞助和奖学金。

也是在那一年,当时对计算机编程颇为痴迷李经纬,在赵忆慈的协助下注册成立了捷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即时通讯。

大三时,李经纬实至名归地当选京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年仅15岁,是学校理学院学生出任的第一任校学生会主席,也是京华大学一百多年来最年轻的的学生会主席。

在赵忆慈看来,李经纬就是一个天才一样的存在,聪慧绝顶。例如,虽然担任学生会主席等职务,但学业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大二时就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利用三年时间就从学校提前毕业,而且顺带辅修了一个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年期间,李经纬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而且都是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用理学院院长的话说,这是很多大学数学教授一生都无法取得的成就。如果不是后来出国攻读博士学位,他极有可能当选华夏大学生联合会的主席。

赵忆慈毕业进入京华天健律师事务所,同时作为捷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帮李经纬打理公司。她怎么没有想到,李经纬用奖学金注册成立的公司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从最初的即时通讯,到后来的社交网络生态圈,再到目前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特别是两年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后,捷讯公司俨然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平台。

李经纬是学数学的,但对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却有着惊人的准确把握,自公司成立以来,每一步对发展战略的判断,都极其精准。

捷讯公司成立以来,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激励制度设计,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公司实施“链接一切,成就梦想”的战略,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加上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使它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标杆式企业。

赵忆慈聘请国际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通过在避税天堂设立多家离岸公司等,对捷讯公司进行极其复杂的股权结构设计,使得在外界看来,赵忆慈就是捷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如果不进行深入的调查,很难发现这家市值近千亿美元的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一个叫robi

j.w.lee人。而且,即使发现了这个人,恐怕也是个持有美国国籍的人。

其实就是robi

j.w.lee李经纬。现在,提起捷讯公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董事长赵忆慈,然后就是总裁潘立伟,这两个二十九岁的年经人,作为公司的创业元老,如今都是富豪榜的常客。

很难想象如果持股高达57的李经纬浮出水面,会引起多大的震撼。

赵忆慈是个大局观和执行力都极强的人,负责公司的战略制定与实施。

潘立伟则是技术狂人,对技术细节有着极致追求,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并掌管着捷讯公司的研发部门和神秘的x部门。

另外两位创始人分别是负责负责捷讯网络媒体事业群的执行副总裁戴宇平,以及负责社交网络事业群执行副总裁卢道成。

李经纬虽然比这四人要小六七岁,但却是这个创业团队的灵魂人物。而四人对李经纬也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这也可能是源于李经纬这几年对技术发展趋势极其精准的把握,使得公司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壮大。

“学姐,我早上就到浦海了,因为事情有些多,忙昏了头,现在才给你打电话。抱歉啊!”李经纬歉意地说道。

“小李子,现在才想起姐姐来,姐姐都心如刀绞了,你知道吗?”赵忆慈还是一如既往的调笑道。

对于这个泼辣的学姐,李经纬也是没有办法。‘小李子’的绰号被叫了这么多年,李经纬不是没有抗议过,但换来的却是更加变本加厉的叫,索性后来偃旗息鼓,默默承受了下来。

李经纬有时也搞不清楚赵忆慈脑子的构成,看问题、做事情实在不能以常理度之。

比如,这个小富婆坚持要担任京华天健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说这是靠实力换来的,而且要保持在律师界的人脉关系,随时准备和别人打官司。

姑且不说她的事业、财产都合理合法、干干净净,就单是赵氏家族的这块招牌,也没有人敢去随便招惹她。而她呢,却随时准备着要和别人打官司。

李经纬显然不敢顺着赵忆慈的话茬往下接,否则不知道要扯到那里。于是直奔主题,说道:“学姐,我看完了捷讯公司的年报,这一年来的发展非常好。接下来,我有一个想法....."

不等李经纬说完,赵忆慈那边已经得意洋洋的打断他,说道:“那是,你当姐姐是吃干饭的,管理这样一个小公司,还不是易如反掌。”

李经纬不禁大汗,好嘛,


状态提示:第六章 捷讯公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