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老胡同>415、私事办妥了
?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吗?庄永乐啊庄永乐,你为了你的官位,现在是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人都敢求,连最起码的底线都没有了,是吧?”

“我……”

“你给我闭嘴!”

庄知书喝止住后,愤然地看过去:“秋叶,你为了你的那个破公司,为了赚钱,现在也是不择手段啊!”

“你自己掉进钱眼子就算了,还拉着你哥哥和你一起丢人,连董福山这种人,你都敢往庄家大院领,你是把我的话当耳旁风,还是当我死了?”

噗通!

庄秋叶吓得脸色苍白,一下就跪倒在地。

“父亲……我错了!”

“你,还有你们两口子,现在都给我去祠堂里面跪着,反思己过,面壁谢罪!”庄知书抬手指了指,毫不客气地说道。

“是!”

庄永乐和石端静两口子不敢反驳,站起身来就往外面走去。

庄秋叶也乖乖起身跟着。

“你们也都出去吧!”楚牧峰摆摆手,西门竹等人也识趣地离开。

“外公,外婆,您二位就不要生气了,我有些事要和您们说,咱们去书房吧!”楚牧峰跟着说道。

“好!”

书房。

这里是庄知书洽谈事务的地方,庄家的很多大事小事都是在这里决定下来的。

等到三个人走进来后,晏桥姝就忍不住说道:“我还有点事,你们老的小的先聊吧。”

“老婆子,你要干嘛,别去管他们!”庄知书一眼识破。

“知道知道,我不管。”

晏桥姝瞪了一眼后,转身就走出书房。

拿起水瓶,给姥爷倒了杯茶后,楚牧峰缓缓说道:“外公,您就别为大舅的事生气了,不值得。”

“他真是不长进啊!”

庄知书摇摇头,有些内疚地说道:“董福山的事情只是一个方面,我恼怒的是他对你态度。”

“小峰,你打小在我这边长大的,可自从你父母走了,你去北平上学后,就一直不过来了。”

“我之前是不知道原因,现在看来也是和你大舅有关系,你给我老实的说,是不是他给你说过些什么?”

“外公,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楚牧峰不想多说什么。

“什么过去不过去的。”

庄知书脸色一沉,“你不说我也知道,就冲他今天那样子,我难道还猜不到吗?他当着我的面都敢这样做,背着我肯定做的更过分。”

“外公!”

“没事的。”

庄知书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间叹息着说道:“其实你大舅并不是坏人,他也不是说对你多憎恨,他应该只是有所抱怨。”

“毕竟当年他对你母亲最好,你母亲整天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乱跑,可后来却那样跟着你父亲一起走了,他是心里有怨气。”

“我知道,我懂。”

楚牧峰很冷静地说道:“外公,我能理解大舅的心情,他所说的分家产不过就是一个想要发泄的借口,他心里也是对我父亲有所怨气而已。”

“这些我都能理解,但这事真是怪罪不到我父亲头上,毕竟战争就会死人,如果没有他们,那会有更多百姓会受到伤害,所以他们的选择,没错!”

“嗯,你能理解就好,你说的也没错。”庄知书心情低沉。

庄夏至的死谁不心疼?谁不痛心?

庄知书不吗?那可是他最疼爱的小女儿,是他寄予厚望继承国学的亲闺女。

“改天有时间的话,我会去和大舅好好谈谈的。”楚牧峰说道。

“那就好!”

庄知书点点头:“对了,你说有事和我说,是什么?”

楚牧峰说起这个精神振奋,“外公,您想没想过离开姑苏城?”

“离开姑苏城?”

庄知书有些诧异,微微摇摇头说道:“没有,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离开这里,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姑苏城就是我的根儿,我为什么要离开?”

“战争!”

楚牧峰知道自己必须拿出来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要不然庄知书是不会想要离乡背井的、

所以他也没有藏私的意思,直截了当说道:“外公,您是有大智慧的人,应该是能想到岛国亡我华夏民族之心不死,他们肯定会继续对我华夏用兵,对吧?”

“不错!”

庄知书里面的几分忧虑地说道:“虽然现在外面有人也说岛国不会继续发动战争,但一头尝到甜头的饿狼,你想要让他住嘴,怎么可能?”

“所以岛国必然还会出兵,这也是很多有志之士的判断。”

“您老说得很对,就是这个理儿。因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姑苏城是肯定会饱受战火洗礼。外公,这也是我为什么想要劝说您离开的原因。”

楚牧峰情真意切地劝说道:“外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您要是说继续留下来的话,难免会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到那时候,您想要弘扬的国学,您收藏着的那些文玩,也会成为岛国人的战利品,而且您不走,外婆肯定也不走;您不走,大舅小舅他们也未必敢走。所以说,外公,牧峰求你离开吧!”

楚牧峰站起身来恭敬说道。

“小峰,你长大了!”

听着楚牧峰的这番话,看着楚牧峰那张成熟的面庞,庄知书是颇多感慨。

五年多没见面,楚牧峰不仅仅长大了,而且身上隐隐有了一种上位者的气势。

这种气势只是执掌权柄,经历过腥风血雨的人才会有。

这说明什么?


状态提示:415、私事办妥了--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