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两世为仙>第八十二章、叶家枪有招无诀
修为上达到了九阶?”

叶经秋也是惊讶:元帅花庆平培养他,这是好多人都看得出来的。但是花庆平从来就不曾像今天这样直接表白,更不曾有过这样叫“经秋”的亲热称呼。

“是的,元帅!”

“甚好!甚好!你能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功,极合我意。”花庆平说道:

“经秋,帝国有变,当朝大帝忽然无意于帝位,欲禅让天下。大太子理当继位,自然不乐意大帝把帝位禅让给他人;而且,二太子和三太子都有野心。这二太子、三太子,背后也都有人支持。

目前,古儒地域乱象已成,西北一带,在我西丁之外,那格陵、北齐、西齐(即大齐)、大得诸国相对平静。南古南徐、后高两国既小心戒备,又虎视眈眈;东古后郑与中古伊豫帝国已经卷入与大儒帝国的三国混战,东古的有唐帝国也即将卷入。

这个时候,我西丁帝国当朝大帝要退位,必将引发我帝国内乱,进而成为西北诸国大战的***。”

“元帅对天下大势了若指掌,不知有何打算?”

“经秋,我镇东军支持的是大太子。这是均衡之策,你可明白?而且现在根本不是禅让之时机,我欲冒死进谏,但镇东军兵权不可落入他人之手;你现在明白了我培养你的意思了吗?”

“末将承蒙元帅看顾,必当竭力报效!”

“经秋,我培养你当我的继任人,这其实是镇东军的传统。镇东军所在,百多年来不曾受过战争摧残,只为我镇东军既保国又保民。

帝国对于镇东军,也想过要夺我之权,但是,我镇东军可谓听调不听宣的,地位如此特殊,故而,我镇东军的继任人选,须是文武全才,智勇兼备。”

花庆平又说道:“我即将进帝都面见大帝,临走之前,要求你接我之任。我西丁帝国大帝名叫曾天谷,武林中人称中古一帝的就是他。”

“什么?”叶经秋现在对武林掌故已有所了解,知道五大高手的绰号。不过叶经秋更惊讶的是这么一位人间帝王,武师高手,竟是为何要抛了荣华富贵万里江山?

“经秋,”花庆平苦笑:“按帝国惯例,老一代帝君退位,则帝国四大镇军皆要换帅。为的是防止尾大不掉,这也是帝国自立国以来就定下的规矩。”

叶经秋心中奇怪道,这是什么规矩?

“当初五帅立国,你可听说过么?”

叶经秋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五帅立国才定下如此规矩。叶经秋在西丁军中,对于五帅立国的事还是知道的,不过,这个规矩还是第一次听说。

“既是如此,元帅还应该立花家之人为我镇东军统帅,末将叶经秋将全力支持新统帅。”

“唉!老夫止有一子一女,我儿花国明已经由丽娥两次施展醍醐灌顶之法相助,至今仍是中等之资。太平年月,让他当这镇东军元帅尚可,眼见诸国混战即起,让他统领我镇东军近二十万人马,不只是害了他,也是误我镇东军。

虎毒尚不食子,我岂能害我自己儿子?他那本事,也就是当个世袭平东王爷,享享富贵罢。”

“待我走后,你即行任镇东军代理元帅。这镇东军,除非我花家之人,他姓之人纵做了元帅,也只叫代理元帅。若是我那孙子思聪将来有出息,你就将这镇东军大权还给他,若是没出息的,你就另行选择代理元帅——其他四镇军中亦是如此做法。”

花庆平这一番交待,直有托孤的意味了。

“元帅为何这样说?莫非此去帝都还有什么凶险不成?”

“凶险?按说是没有的,这一去,只不过自此老死帝都,不复出焉而已。只是本朝帝君既是当世五大高手之一,也许我和那三位王爷都要小心一点罢。”

叶经秋明白,这等于是变相软禁。

西丁帝国建平历二十八年夏五月一日,镇东军中二十四响礼炮鸣过。叶经秋作为镇东军代理元帅,带领大小将校恭送平东王花庆平入都。

等到花庆平一行人去得远了,望不见了,叶经秋对身边的男子说道:“明帅,王爷已经走远了,我等回营吧。”

这被叶经秋称作“明帅”的男子就是花庆平之子花国明。

按照惯例,叶经秋既担任了代理元帅,花国明这个元帅继承人就要叫“承摄元帅”;“承摄”的意思是继承父业遥领镇东军,表明镇东军与他花家的关系;其实却是半分军务也不管的。

因为上述,人们都自然而然地称花国明为明帅。这在镇西军、镇南军和镇北军中,也是通行的。

花国明虽然资质一般,却也知道父亲的安排,颇有托孤之意,当即对叶经秋说道:

“叶帅,今后我花家荣辱兴亡,都要拖累你了。你军务繁忙,小弟我就不去营中打扰了。”

“既是如此,请明帅慢行!”叶经秋施礼,等到花国明一家人返回,大小将校这才簇拥着叶经秋同回大营。

镇东军人事安排上,都是花庆平做好了的。

军务事情上有参军有司马,叶经秋主要工作是阅军报、情报,以及大事处理的拍板。所以叶经秋还是能抽出时间来的。

叶经秋每每一抽出时间,就琢磨着叶家枪的事儿。三十六招叶家枪没有其内功心法,叶经秋就想,能不能把枪招与太和诀结合起来呢?

叶经秋还是个小伍长时,就能融会贯通结将刀招、剑招和枪招结合起来,此时眼光比当初高明百倍,经过这阵子天天琢磨,还真的找到了


状态提示:第八十二章、叶家枪有招无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