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魏武神>第741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坐客皆曰善。诗人6道士遂出一联句云:‘投醪谷董羹锅内,掘窖盘游饭碗中’。东坡大喜,乃录之……”这“谷董羹”是什么呢?或许就是火锅吧。

冉明夹起夹起一片薄薄的羊肉片,蘸了蘸料后,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而后饮一口白酒,闭上眼睛回味那羊肉和白酒、酱汁混合在一起的美味之后,吐出一口浊气,一脸满足之色。

“父皇啊,儿臣想不通啊,这次为何褚蒜子能沉住气,没有兵攻打魏国?”

冉闵也喜好肉食,尤其是食牛肉。

可是当了皇帝之后,魏国财政一度危机,冉闵哪里敢吃。他是皇帝,肯定要做一个好的表率。结果七八年了,都没有吃过牛肉。来到秦国上?,卸下政务的包袱,冉闵则更加不忌惮了。

况且他这并不是伤农,秦国的牛肉主要是来自跟吐蕃人交易的高原牦牛,这种牛毛非常长,不耐热,根本不能耕地,除了吃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冉闵不喜欢这种小而薄的牛肉卷,而是喜欢大块的吃肉。终于火锅里如同拳头大的牛肉块有了七八分熟,冉闵就迫不及待的大嚼起来。

冉闵边撕咬着牛肉,边指着张平道:“这事应该问平!”

张平赶紧放下筷子,恭恭敬敬的道:“回禀秦王殿下,东晋如今自顾不暇,如何有心思攻打魏国?”

“哦!”

冉明倒是奇怪了。

历史上桓温三次北伐,第一次是生在公元354年,第二次则是永和十二年既公元三五六年。

事实上第一次北伐桓温碰上了冉明吃点小亏,第二次北伐也没有占到什么大便宜。

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出现了很大偏差,桓温借北伐之战树立声望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他岂会甘心?

冉明兴致勃勃的问道:“这是什么原因?”

张平正要比划着。

王猛道:“殿下,臣正要禀告此事,蜀中出了乱子。张祚和苻坚反目成仇,双方在开元二年七月大打出手,张祚渐渐不敌苻坚,七月下旬巴东太守王擢与张祚联手,王擢自巴东出兵攻打巴西,苻坚以一敌二,落下下风,八月,苻坚随向桓温求援。八月十六日,桓温急派周楚、邓遐两员大将率领四万步骑以水6两6进入巴蜀,二十七日克成都,桓温随即在成都设立西府军帅府,九月桓温分兵,一路由取遐率军南下,一路由周楚率军北上,周楚领兵北上之机,进展缓慢,战事一度焦灼,如今尚没有分出胜负。东晋也只有桓温这一路北伐主力,何以分身攻魏?”

冉明却没有王猛那么乐观,他感觉历史已经出了他的理解。

因为他这个异世蝴蝶的出现,连扫桓温的面子,现在桓温已经对北伐建功不抱什么希望了,而是依照郗之计,谋求事实上的藩镇。

桓温准备以巴蜀、荆襄为基业,遥控江州,从而与魏国、晋国三分天下。只是桓温并没有想到,魏国也出现了变故,冉智突然篡位,并且成功将冉闵赶跑了,冉明占据西北六州,与冉智隔黄河对峙。

如今天下不再是晋魏之争了,而是北汉、东魏、西魏、东晋、巴蜀五雄并存。

冉闵突然看着冉明道:“怎么明儿还在担心晋国会落井下石?”

冉明喝了一大口酒,然后红着脸道:“父皇,桓温再次入蜀,恐怕所图不小!”

“父皇您看,桓温自从接到苻坚的救援消息,到出兵占领成都只用了十一天,桓温的主力兵马原来是集结在襄阳境内,襄阳距离成都两千余里,十一天,平均每天二百余里,就算是武装行军,也没有这么快吧?什么时候桓温的西府军反应度这么快了?”冉明肯定的道:“可以肯定桓温对这次入蜀是早有预谋的,或许他早就陈兵待戈,准备这一天了,否则不可能这么快。而且苻坚自举肯定是引狼入室。”

冉闵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猛哈哈一笑道:“殿下如若担忧此僚,除去便是,这又何难?这件事根本不需要殿下出面,东晋皇帝司马聃早就不容桓温了,东晋之中,要坏其性命的也不知凡几,殿下何不着人前去,就算是杀不得桓温,也不会牵累殿下,反而可以激化桓温与司马聃的矛盾,如此岂不是美哉?”

冉明道:“那景略以为,何人可以为之?”

王猛想了想,嘴角一翘,森然道:“想除桓温者甚多,但若言最惧桓温,非顾、6莫属。如今6氏女贵为晋国皇后,这是南人第一次入主晋国皇室,江南士族绝对不会允许桓温代晋而立。殿下可使人暗中挑唆,言桓温欲称帝废除司马聃,顾、6等南人定会上当,桓温军中多是系徐扬八郡健儿,他们多少都会有南方士族亲密关系,若是他们在军中突然难,桓温何以抗拒?”

冉明道:“你是说?”

王猛没有说话,而是指了指谢艾。

冉明恍然大悟。


状态提示:第741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