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无生无量>第三百三十三章 重置

接下来是神通方面。/p

《五行无量真经》中包含的十一道神通,增减到了七道。/p

除了望气、五行行走、天罡五彩云三门神通不变外,五行斩魂神光,加上部分亘古析位术原理,再融合那名平凡真君自身的两门神通,打出的刀芒破肉身,斩元神,甚至能像弑身影般,攻击对方影子,还可以根据天时地象来远距离定位,威力增加又何止一筹,其中涉及到肉身神魂各方面,已经由单纯肉身类神通转变成一门综合神通。/p

龙旋缚绕、五方镇、五行盘印三门神通合并成一门镇压神通,集镇压、束缚、拘役为一体。/p

武神统御与六易衍法合并一起,元神本相坐镇紫府,统御肉身神魂,对敌分析、预判。/p

百叠隐则是与《遮天偷身大法》中的换身篇相结合,束气闭神,隐身换貌。修士到了结丹境,就能随意改变自身高容貌,所以‘换貌’效果不大,只在某些特定场合有用,倒是隐匿闭气能力比原来强了很多。/p

然后道体方面,在原来‘大五行不破不灭万法体’基础上,肉身防御有所增强。/p

最后法器方面,本命法宝仙途境天、无量法袍、无生舟依然是三位一体,只是也与功法类似,增加了吸收其它类元气的能力,因为法器相对不易损坏,甚至连功法不敢吸收的天地异气,也能摄取消化,区别仅在转化效率罢了。/p

本命法宝中改变最大的,却是无生舟。这法舟自打炼成以来,他基本上就没怎么动过,没想到那名平凡真君想当重视,只能说各有所好,难以言说。/p

那平凡真君在阵道和炼器造诣上也是相当了得,竟然将汇聚‘万物斩’的《万物归原明灭朝宗屠灵阵》和炼制杂箭的《和合塑杀阵》刻画到了法舟之上,这意味着从今往后,无生舟也能打造‘万物斩’‘杂箭’两种禁器,虽然没有刀种箭心,只能直来直放,若遇上大规模战事,也不失为一件大杀之器。/p

这便是此次推演的全部结果了。/p

虽然看起来都是在原来《五行无量真经》基础上增删,变化不大,但其实个中融合了平凡真君自己掌握的不少法门和神通,各方面都有所增强。/p

当然,名字李游不打算再改,依然就叫《五行无量真经》,刀芒为‘五行斩魂神光’,那门镇法神通也还叫‘五方镇’,武神统御与六易衍法相合倒是可以称作‘六易御衍法’,至于隐遁法,就称作‘遮天法’好了,直接盗取《遮天偷身大法》的名字。/p

姓名:李游/p

境界:气道寂灭境圆满,武道六练大圆满/p

功法:《五行无量真经》/p

神通:望气(肉身类)、五行斩魂神光(综合类)、遮天法(综合类)、六易御衍法(综合类)、五方镇(综合类)、五行行走(气道类)、天罡五彩云(气道类)/p

道体:大五行不破不灭万法体/p

法器:本命法宝-‘仙途境天’、无量法袍、无生舟,禁器-金鼎护身戒、道器-迅道剑(破损)/p

等一切理顺,李游徐徐站起身来,远远眺望远处灰白沙地,此次耗费了一座护山级别的法阵《五行颠倒乾坤阵》,一块负魔碑,如果顺利,还要加上驻地那边的一颗‘诛魔神雷’,损失不可谓不大。/p

好在总算将两名真君大修弄死,可惜由于实力相差太过悬殊,他不敢留手,无法抓到活口,到现在依然不知诛谛真君是生是死。/p

如今离事发过去很久,真君他怕是已经……/p

刚想到这,眼角余光不经意瞥到远处一角好像出现些许动静,细看去,果然,那处沙地突兀向上一震,周边细小沙尘产生一丝涟漪,相隔两三息,又是一震,这次愈发明显,耳朵还能听到细微闷响。/p

难道地底还有密室?李游开启灵气护罩,召出万妙、愚金二剑,同时神识散发,远远朝地底延伸探查。/p

寂灭境修士神识距离在十余里,他神魂远超一般修士,神识可伸展十四五里,但地面有土壤阻隔,往下只能深入不到百丈,直到尽头,依然是被死气侵蚀的细碎沙土,只知道震动从地底深处传来。/p

原地思索片刻,他剑指一点,身旁环绕的愚金剑一声铮吟,竖直扎进沙地,穿过层层土壤,很快到达神识尽头,却不停留,依然穿梭往下,而李游神识,以剑为载体,又向下延伸而去。/p

概凡修剑者,心与剑合,剑之所至,心神如观秋毫,这也是剑修令人畏惧的地方。他虽做不到此等境界,但简单的以剑为眼还是勉强可以的。/p

又向下三十多丈,感应愈发微弱,再下去就无法控制法剑了,刚准备回返,剑尖突然撞上硬物,凭仅有的一丝感应,模糊估计应该是层石壁,操控愚金剑连斩三下,石壁嘎嘎开裂,却依然没有破碎,眼见法剑真元耗尽,李游只得召回法剑。/p

就在此刻,石壁骤然从内部炸裂,一道狂霸气息冲天而起,裹挟着大量土壤迅速朝地面冲来,速度竟只比愚金剑慢上一息。/p

剑光钻出地面,李游伸手接住,双眼盯着那处,表情有些惊疑不定,这气息……怎么有点眼熟啊……?/p

紧随其后,原地沙土炸裂,一道身影疾冲而出,漫天灰沙中,李游看得分明,竟然是一具人形骷髅,除了头骨内部还有部分血肉,其它身体上下只剩单纯的骨架,倒是纯白如玉的骨质晕染着层层温氲,一看就知道锻体有成。/p

骷髅出来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三章 重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