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官程>第583章 宏图
等人怎么会同意这样的结果?

不知道是谁出这样的主意,分明是到江北省来摘桃子。不过,江北省这边不论是刘明新、张韬鹏还是胡晋南,都不可能在这次调整上说上话。之前,刘明新和段杏到京城好几天,段杏回来后也不见有什么反应,至少段杏没有提前得知这样的调整。

省委副书记在省里的排位在第三,杨冲锋之前连省委常委都不是,这样的调整幅度太大,才是让人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如此调整之后,省里的格局当真有太大的变化。杨冲锋在三年前进入省城,由于低调几乎没有什么势力,但又由于三年来做的都是实际工作,跟下面势力做实际工作的市长、副市长们打交道,如今一下子跃居省委常委第三的排位,在整个江北省会调用到多少人脉?即使到厅级后,这些人在省里早就将人际关系定下来,要另外投奔杨冲锋门下的可能性确实不小,再说,之前李雷名下有不少人,李雷倒了后这些人站到哪一个阵营去还是一个变动最大的因素。这些人不会因为杨冲锋是将李雷踩下去的主要推手者,就对他有深仇大恨,更担心的是杨冲锋抓全省干部人事工作后,会对他们下手,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这种可能性确实非常大,国内体制里最不缺的就是有能力当官占位子的人。

杨冲锋也在琢磨京城这样安排的用意,家里事先没有跟自己先通气,这样的任命是不是也是偶然的结果?给人摘桃子的感觉确实很不妙,只是,来自中组部的任命,还是中组部最有实权的副部长亲自到江北省来宣布这样的任命,杨冲锋还有什么好想的?只有表示自己尽力做好工作,不辜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

从杨冲锋自己说来,之前的工作一直都是务实,如今转行做党务工作对他个人的经历是一种弥补。唯有做过党务工作,今后在理论上才能过得了关,才能为今后往更高层前进铺好道路,家里是不是这样考虑的?

不关怎么样任命,钱逸群教授还在省里没有走,杨冲锋手上的工作还要继续。等钱教授将这次江北省之行的经济建设建议稿拿出来后,省里肯定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整体安排。杨冲锋再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意地做党务工作。

省里的另一个变动也出来了,之前省委秘书长何长宏正式离职,到中/央党/校学习。新的秘书长也进行了任命,从京城某部委一个人下来,叫周易,是不是周家的人,杨冲锋还不知。既然到江北省来做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自然是刘明新所希望见到的。接下来的江北省会有怎么样的变化,人们都在预期,杨冲锋飞跃升迁之后,京城要给刘明新强化一些力量也是很正常的。

周易是跟杨冲锋同一天进行任命的,到任之后,何长宏便跟他接交工作,当天正式到任。这一新人到来同样让江北省有一些变化。省里之前一直以为胡晋南或梁为民等人有可能发生变化,却没有具体消息。或许是江北省这边的人事调整得一步步进行,变动太大会引起不必要的乱而影响到工作的推动。

钱逸群也得知杨冲锋岗位的改变,见他似乎有些不顺意,但不点他。对江北省这边的人事安排,他自然不会多嘴,对于江北省这边的经济建设工作推进,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做出来的,今后有什么安排或许京城那边有完足的计划。

就目前而言,江北省的经济建设工作前两年做好准备,将一些项目申请下来,初步动工就算不差了。两年之后才是真正卯足劲力向前高速发展的时段,五年有初步成果,十年才会将这里的布局展示出优势来。见杨冲锋在自己面前沉得住气,钱逸群也觉得这样的人确实不错,今后江北省的大局总算有一个能够镇住脚跟的人存在,对这边的规划和随后的建设推进才有更好的底蕴。

规划出建设布局并不难,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能力将规划执行到位,期间会有难以预计的各种变迁、而要始终如一地将最初的规划意图完好执行到位,确实要有强劲的能力和实力。如今,国内更多是一任领导换过,对地方的规划及建设都要推到重来,有些确实是前任的工作有明显欠缺,但更多的人事未了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彰显自己在位置上的威信,甚至有人是为了自己在任期间能够留下一个遗迹才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有少数人上位后,很单纯地是为了反对前任而反对,根本不考虑实际需要和实际状况。对这些现象,钱逸群每一年都会用不少时间在国内跑调研,自然看到更多的这些怪异却又正常的现象。

跟钱教授静心下来讨论对江北省未来经济建设的规划,之前的水陆并进的大框架此时已经形成,细节上也做了不少的讨论,特别是对规划的论证,才是这几天钱逸群沉心做的工作。江北省的规划也涉及到国家在第二阶段对西部各省的总体工作规划的部署,唯有先做好这些准备,比如说交通建设、经济建设中的流通渠道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等等,外围工作做好规划、推动起来,国家在大西部的建设工作落实推进才是有可能的,也会减少很多重复性建设。

“冲锋,江北省这边的规划建议稿你自己再看看,还有哪些要补充的快提出来,明天我交给你们就要走了。”钱逸群说,还在盯着那张地图,似乎还要找出哪些疏漏。

“我是耳目一新呢,钱老,这段时间受益太多也太辛苦你了。不急着走


状态提示:第583章 宏图--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