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官程>第237章 迂回也是一种战术
培技术的传授,工作起来自然很轻松而皆大欢喜。

从东三省回县里给吴德慵书记汇报时,吴德慵对今后县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前景一下子就想到了,当即对杨冲锋表示祝贺并感谢他所作的努力。两人就这方面的问题又讨论了很久,但话题里进涉及到县里乡镇之间。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一下子密切起来,很融洽的样子。

杨冲锋以为吴德慵书记会跟他说到钢业公司扩张工作的问题,两人也好反复地讨论讨论,可吴德慵一个劲地说道果林栽培和今后的发展,杨冲锋感觉到他是故意回避钢业公司的事,也不行自己主动提出来,让他以为自己会盯住钢业公司这边不放。

吴德慵成杨冲锋前往北方找寻碰柑销售的时机,将钢业公司的扩张工作布置下去,来一个先斩后奏。工作已经开始,杨冲锋即使想拦着也是不能。之前对钢业公司扩张问题,两人就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杨冲锋不主张这样急进,虽说有可能成功,但扩张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明显。管理不到位,管理缺陷将给钢业公司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有可能导致钢业公司严重退缩,那就得不偿失。

在北方时,杨冲锋就受到文怡芳、齐思伟等人给的消息,只是觉得工作既然开展了,那就尽量做好补救工作,或可避免自己预想的结局。这时本想和数据好坏讨论这话题,见面后吴德慵却不敢面对,或者是他不想让两人之间的矛盾再次因为钢业公司的工作而明显起来,要将两人的裂痕用时间来弥合掉。

也猜不到他的真实意图,钢业公司的扩张工作,县委的工作布置上已经指明交给杨志远副县长负责。当然,杨冲锋和沈崇军两人也是可以在这问题是说话的,只是要越过杨志远来干预钢业公司的运转,那却是不能够了。或许,吴德慵这时要将自己摘除干净,摆出一副对县政府工作不干预的姿势来?

总觉得书记如今没有之前那时候有担当和气魄,是不是当时在书记手下时,只看到他的一个方面,而这时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了,才会有这样不同的感观?杨冲锋只是在心里偶尔一念闪过,要吴德慵真是这样,自己和他讨论言谈,那也得留些心眼才是。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有工作的地方就会有进步,要进步就得斗争。这或许对柳泽县说来,也不可避免吧。吴德慵书记在杨冲锋心目中,还是有比较好的印象的,虽然不愿意和他有什么矛盾冲突,但也不能将自己认为不对的事都迁就不说。太过迁就,不讲工作原则,那也会给县里带来损失,不是杨冲锋的性格。

或许有其他途径,来表达和沟通吧。认清这一点,杨冲锋反而觉得要松动些,在工作上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不能说就是对老领导的不尊重。要是明知道会出错而不指出来,才是对老领导不负责。

在县里,吴德慵书记是第一把手,县里的更多方面都是第一责任人的。从上级看来,一个先放在怎么样、工作怎么样,那都是县委书记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表现。自己不在乎政绩,也不在乎政绩落到谁的头上,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却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要将县里的经济发展起来,要让全县的人们都得到真正的实惠,让他们的生活真正好起来、富裕起来。

眼前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怎么去分辨,怎么去权衡,怎么样去选择,这都是各个人的认识问题,只要不背离总体目标和原则,具体怎么样去做,做出什么样的结果来,都只是向目标进发的一些小波折,可以讨论来解决的。

虽说自己一直都对国内走在前面的地区和县市进行观察和剖析,但自己未必就能够正确认知和准确把握,到具体的柳泽县来,也不能就将那些经验直接搬过来。杨冲锋觉得对于县里的发展说来,目前真有些迷茫的感觉。

本来想从北边回县里后,和吴德慵书记好好讨论一番,开诚布公地深入讨论县里的发展,但目前看来,自己或许是一厢情愿的事了。自己要主动提出来,书记会不会认定自己对他所作出的决定进行正面回应?

从县委出来,虽说吴德慵书记亲自将自己送到楼下才返回办公室,还让赵晓勤将自己送到大门外,已经是给足了面子,也算对自己到北边后,将县里当前一大难题解决后的嘉奖吧。可杨冲锋笑脸相迎的同时,心里却沉重着,对钢业公司的问题越是回避,今后可能引发的危机也就越加严重,后果也会更难承受。

回到县政府还没有走到自己办公室里,就见文怡芳从楼上下来,见面媚笑着。看着他没有说话,见他要回办公室去,转身准备陪他一起走。钢业公司的扩张工作,目前才进入初步工作,这时候要是多做一些工作,对内部进行整顿,或许可将扩张和整顿两项工作同时进行,要是工作得力,自然可得到相应的结果。

只是自己只要提出来,肯定会有不少人就会认定自己是对吴德慵书记的回应,这样一来,就将对钢业公司内部整顿的工作出发点歧义化疗,将问题变得复杂,极有可能使得自己提出整顿钢业公司内部的建议受到阻挠。甚至引发成自己和吴德慵书记之间的矛盾,就算自己不想这样,到时也会不有自己掌控的。

整顿钢业公司内部管理,肯定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而吴德慵等人对自己立场的误解,也会被人利用和引导,县里会变得更复杂起来。这是杨冲锋不想看到的,也是他


状态提示:第237章 迂回也是一种战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