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当你变成万人迷>46.变美丽的四十六章
隐隐让她感到悲观的问题,她只想坚信一点,既然她能从曾祥的手上逃离,甚至成功带上了许秀秀,就证明命运并非不可逆转,与其担心这些有的没的,倒不如好好想一想赚钱的事。

许娅筠开始打量起这座她即将开始生活的城市,虽然不知道要在羊城生活多久,但她在捞到第一桶金之前肯定不会离开,也没钱离开。

这个时候的羊城,还不是许娅筠游玩过的那个现代大都市,许娅筠她老家新岚是江南省的地级市,连四五线都算不上的小城市,记忆中她刚回父母身边上学那会儿,他们市区的样子,就和现在的羊城差不多。

说失望倒不至于,但许娅筠确实有点难以适应,尤其是师傅穿过还算热闹的城中心,带她们来到工厂的集中区后。这时的工厂老板们还没那么讲究,能把车间和厂房盖起来就很满意了,大概也就两三层的样子。

许娅筠从远处看,那一排排的平房矮房挤在一起,怀疑这儿的条件大概也就比她小时候在乡下住的房子好一点点吧——可她都十多年没在乡下的老家住过了,想想真是压力山大。

三轮车在一片乱糟糟的房屋旁停下,现在的人们似乎都没有规划意识,房子都挤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各种脏乱差。

许秀秀也在打量周围环境,心里美滋滋,“这里全都是厂房吗?他们住得可好了,难怪是大城市!”

“这边以前也是村子,因为离市区近,很多老板就来这里开厂子,厂房都是这些老板自个儿盖的,虽然比不上市区,但是比乡下还是要好很多的。”三轮车大叔一边给许娅筠找零钱,一边颇为自豪的介绍着。

问过大叔哪些厂规模最大,许娅筠就和许秀秀拎着大包小包,准备一间一间问过去。

路过一间皮革厂,许秀秀有些心动,许娅筠却知道皮革的气味对身体不好,便拉住了她:“不是都打听过了吗,这边毛衣厂最多了,咱们进了毛衣厂,家里不就可以省了买毛衣的钱吗?”

这个一听就很扯的理由,许秀秀居然被说服了,“说得对,咱们老家冷,镇上毛线卖的还那么贵。”

许娅筠挑了挑眉,小姑娘太好忽悠,搞得她都没什么成就感。

继续埋头往前走,这个时候的工厂纪律性应该不高,上班时间,许娅筠还看到不少小年轻在工厂周围晃悠,抽烟嬉戏打闹,发现许娅筠经过,不约而同的看了过来。

面对突然出现的美女,他们反应也各不相同,有些眼神闪烁,不好意思看又不舍得不看;有些眼神发直,直接就看呆了;也有胆大点的吹着口哨,远远的问“大妹子是不是找工作,要不要去他们厂子”,见许娅筠头也不回的加快了速度,说话的人和他同伴们便是一阵得意的大笑。

但是总体来说,他们比在火车站遇到的那几个牛仔青年要含蓄得多。

饶是这样,许秀秀也被吓得不轻,凑近许娅筠小声地问:“昕华,大城市的人怎么都这样?她们不会跟过来吧?”

许娅筠也只能摇头苦笑,对自己“招摇过市”的程度有了个重新的认识,治安稍微有一点不稳定的地方,她恐怕都不能多待了。许娅筠一边琢磨,一边拉着许秀秀往最近的工厂走去:“我看这里不错,咱们去问问。”

大概是因为她昨天采访的那个女犯人?

上周,警方破获了一起重大贩毒案,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毒枭居然是个女的,一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女人,消息传出来网上都震惊了,主编觉得背后应该有故事可挖,让许娅筠负责采访这位“毒娘子”,最好把她的生平事迹都打听清楚。

说起来,这些年到处跑新闻,许娅筠也见过很多藏在角落里的、黑暗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心渐渐变得麻木,但是在听完毒娘子许昕华的故事,她仍然忍不住感慨。

网上都在调侃“这个看脸的社会”,“长得好看的做什么都事半功倍”,许娅筠也是认同的,她长得也算漂亮,在女生比例占到将近百分之八十的新闻学院,她依然是外貌出众的那几个,因此受辅导员偏爱,在学校各场合和活动上露脸的机会也多,连实习单位都是因为她长相出众、又在学校有丰富的主持和广播经验,才千里挑一选中了她,省电台,那可是全系同学打破脑袋想挤进去的实习单位。

许娅筠毕业后能够进省日报,多多少少也是得益于她有在省电台实习的经历。

所以长得好看真的很有用,相比之下许娅筠班里很多同学甚至没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他们学校虽然是重本,出了省其实毫无竞争力,而本省电台日报这类事业单位,招人更多的还看关系,履历不出众、在校表现又不优秀的学生想从事新闻行业实在不容易,大部分人选择去一线城市干金融或销售,至少来钱快。

许娅筠是庆幸自己有一张姣好的面容,但凡她再平凡一点,可能现在就没有这么安心的生活,工作稳定又体面,单位工资福利都不错,很早就解决了编制问题,自己还供了车房。

但是许娅筠没有想到,与她同姓的许昕华,她的灾难,正是因为美貌而带来的。

许娅筠见到许昕华的时候,她正穿着灰扑扑的囚衣,披头散发,素面朝天,并没有那张引爆了网络的照片上的惊为天人,但是四十出头的女人,依然带着风情万种的妖娆,她向许娅筠倾吐了很多事,讲诉了她是怎么从一个怀揣着美梦的山村少女,变成如今这个


状态提示:46.变美丽的四十六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