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缸韩青松还能拉回去,这么多那地排车也放不下啊

她就跟卖乌货的商量,“大叔,你瞧我买这么多,我家离这里也不远。等散集的时候你给我捎过去呗。”

那老板是老爹带着俩儿子,合计了一下,爽快道“行。”

毕竟林岚这一笔就是他们卖好些天的呢。

商量好了,林岚就去买别的。

这年头治安好、信誉好,在集上约好的就绝对不会有错。

林岚又去买了一些草编货,有草编的盒子、小箱子,还有藤编的筐子、篮子,有柳条编的箢子。

另外还买了几个盖垫、笸箩、箅梁、箅子灯。

还买了几根打磨好的木棍,回去装锄头、大镢头、铁锨等。

林岚大大小小又买了一大堆,都归置在一起,回去放在缸里一起送过去。

真便宜啊总共也没花几个钱

草编尤其便宜,一两分钱买一样。

就箢子贵点,但是筐子等又超级便宜。

款姐买买买

卖货的都傻眼了,哪里来的傻婆财神娘哎,赶紧把不好卖的好多小篮子、小笸箩全送给她。

林岚还感慨这时候民风真淳朴

双赢,皆大欢喜。

她自己不知道,在集上这一通买已经引起很大的轰动,都说有个妇女好大手,买买买把卖乌货的、草编货的几乎买空了。

山咀村的几个妇女听见,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林岚,“不会”

“怎么不会,她有一百块钱呢”

“韩青松就给她这么这么乱花”

他们家的钱都是婆婆或者男人拿着,自己赶集也是定好了缺什么买什么,不待多买一样的。

“真是个败家娘们啊,你说那盖垫,谁家不会钉还有那筐子,俺婆婆就会编。”

“就是,还有那铁锨柄,那还用买自己家削一根不成给我一块钱我给她削一捆”

她们义愤填膺,就跟林岚花自己钱似的难受。

旁边一个妇女听她们说了半天,最后凑上来问道“嫂子们,你们说的可是山咀村老韩家的”

“是啊。”

“娘家是林家屯”

“就是她,你认识啊”

那妇女呵呵两声,“我且认识她呢。”说着挎着手上的篮子跑了。

林岚在集上“扫荡”完了就拐去公社。

这一趟她不过是揣着一百来块钱,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买出世界奢侈品买手的虚荣和爽快感。

就是那种看着一摊的东西,扫一眼,指指点点,这个那个不要,其他的全给我包起来。

哈哈,想着自己买乌货的时候那父子三人张口结舌的模样她就好笑。

穿着补丁摞补丁的乞丐衣裳,剪着参差不齐狗啃似的短发,脚蹬草鞋,挎着破布包,林岚走得虎虎生风,愣是踩出了t台流行时尚的感觉。

犀利姐

犀利姐到供销社就受到了挫折。

供销社不大,三间房的门面,南边墙上贴着各种革命标语,“祝福伟大的主席万寿无疆”“要斗私批修”“反对贪污浪费”

左中右三面柜台,左边是卖布、衣服、鞋袜的,只可惜这会儿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有布。

有货的没票,有票的没货

的,你说气不气人

她可是想好了要把布票和棉花票都买光的。

看那么多人排队呢,林岚只好先去买别的。

新立户的人家可以凭户口本买铁器家什儿,锄头、铁楸、镢头、铲子、菜刀等等,这些铁器集上没有,跟盐、油、布一样都是统购统销的。

都是铁器太重,她跟售货员说先寄存在这里,等会儿男人来拉。

这个没问题。

她买了俩海碗、一个搪瓷大碗、十个粗瓷碗,想买搪瓷盆子和暖壶没买到,这些需要专用券,她没有。又买了一个圆镜、一把梳子、一把篦子,还买了几根红头绳、发夹,这些不需要票。

她买几样文具,看角落里竟然还摆着根笛子,问能不能不要票。

售货员巴不得卖掉,乡下小地方,根本没人摆弄乐器,更别说花闲钱买这玩意儿。这玩意儿从进来就没卖出去,摆在那里落灰呢。

她看林岚买这东西,还寻思是不是学校音乐老师呢。

林岚想买点红枣、虾皮、海带之类的干货,不过都需要副食品票,不能随便买。

要不是他们不卖,她真想把一百块钱拍桌子上,吆喝一声给我照一百块钱配货

她只好想办法。

她把自己的几个本本往柜台上一放,“大海航行靠舵手,解放军是咱们最可爱的人,红枣给我来五斤。”

那售货员愣了一下,“东方红太阳升,没有本本真不行。”

林岚把自己本子推过去,让她好好瞅瞅。

那售货员笑了笑,摆摆手,“不成的,你这是你们村的,得要公社的才行。”

林岚心里哼了一声,我还不知道要公社的可公社的只给你们吃商品粮的职工发,又不给俺们社员发。

“贫下中农一家亲,俺男人是解放军,同志,通融一下,给称几斤呗,孩子都贫血啦。”

那售货员越发认定林岚是教师,赶紧把户口本拿起来瞅瞅,发现后面没标注,就是山咀村的社员。

她有点懵,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虽然文g进行得如火如荼,可那是在大城市,边远地区尤其乡下并没有那么积极。更何况70年下半年局势已经稳定,除了某副主席疯狂地发行红宝书以外,总体来说还是很稳定的。

县城以下,公社村里,因为很多


状态提示:24.买到嫉妒--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