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皆敌,未央与苏娘的婚礼,自然是举办不成了。
锦衣卫大营之中,未央聚将点兵。
如今的锦衣卫,已经不是三年前的锦衣卫了,已经扩充至一万两千人,这还只是战斗部队,后勤部队足有三万人。
锦衣卫如今有可供作战的b战马三万余匹,天马一万多匹,装备锦衣卫绰绰有余,更何况蓬莱的军事技术,一直领先世界,是最顶尖的。
板甲经过改良,早就变成了极轻极薄却又极坚固的甲胄,横刀更是锋锐更胜从前。
战斗部队之中,原本的三千锦衣卫,依旧是重骑兵,又有六千轻骑兵,剩余的三千人,全都是火枪手以及炮手,其中还有五十余位狙击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未央依旧是统帅,鲁常、杜鹏飞、杜鹏程、雷五、褚朗、陆鸣等五位,鲁常与杜鹏飞率领重骑兵,负责冲阵,杜鹏程与褚朗负责轻骑兵,雷五负责后勤,陆鸣负责纪律。
这其中,杨怀玉死皮赖脸的进来后,未央不想看到杨家唯一出色的后辈出事,便让他负责自己的亲卫。
对于此,杨怀玉很是兴奋,因为他知道,往往跟随在主帅身边,才是建功立业的最好的地方,尤其是未央,听闻他一人就敢冲击十万大军,如此猛士,跟在身边,还愁没有立功的时候?
锦衣卫浩浩荡荡的开拔,暂时由鲁常几人负责,向着边疆而去,至于未央,自然是要先入汴京的。
数日后,未央与曹佾来到开封城外。
很明显能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气氛,在城中滋生。
往来的行人,行色匆匆,面色颇为惊惶,街边的小贩,也是无精打采的,神不思属。
未央与曹佾马不停蹄,一路打马,来到了皇宫之外,下马后,曹佾递了牌子,进了宫,径直向集英殿而去。
赵祯此刻正焦躁不安的来回走动,整个集英殿之中,只有陈琳与一个昂藏大汉。
那大汉生的俊美无匹,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有一种别样的风采,面上有一刺青,非但没有破坏他的俊美,反而平添了三分妖异,煞为好看。
这大汉正是狄青,大宋的战神。
传闻狄青作战,每战必争先,他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常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朝中名臣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甚至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精通兵法。
之所以面带刺青,是因为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精通骑马射击。
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进行。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艰共苦,因此虽然敌人突然袭击,也没有一个士兵敢不冲锋向前,因此他出兵屡建战功。
这也是赵祯召回他的原因,若是没有狄青坐镇,赵祯不敢想象,万一辽国与高丽联军真的打过来,是一副什么模样。
指望那些文臣去阻挡吗?赵祯自己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争权夺利,阴谋诡计他们在行,但是领兵打仗,除了一个范仲淹,其他人都不成。
所谓出将入相,在大宋以前,那是盛行于世,但是在大宋已经不行了,靠着文人去打仗,不如直接投降来的爽快。
狄青看着赵祯来回走动,皱了皱眉头,心中大为不忿,圣人虽然信任自己,但是依旧为文人所制,不敢轻易下决心,但愿那位传说中的锦衣卫指挥使未央来了之后,能让圣人下定决心吧。
不大会,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先是行了大礼,而后恭声道:“启禀圣人,曹国舅与锦衣卫指挥使未央觐见。”
赵祯终于停下了脚步,似乎舒了一口气一般,面现喜色,“传!”
“臣未央,参见陛下!”
“臣曹佾,参见圣人!”
“不必多礼,起来回话。”
两人起身,躬立在侧。
赵祯沉声道:“辽使已经回去,如今两国蠢蠢欲动,陈兵国界,朕召几位爱卿前来,就是商议一下,如何能退敌。”
未央瞅了瞅前面那位俊美的不像话的家伙,一看就是将军,他看到这位将军面上的刺青,就知道这位大概就是传说中赫赫威名的大宋战神,大宋的人样子,面涅将军狄青了。
他看的正出神,猛然听到赵祯怒道:“未央,朕问你话呢!”
未央回过神来,笑呵呵的道:“陛下,两国联军,在臣看来,不过插标卖首,土鸡瓦狗尔!有何可惧?倒是朝中诸公言之凿凿,认为我大宋不敌,要贡献岁币,以求平安,让人不齿。”
此言一出,狄青侧目,曹佾面色涨红,老陈琳哆嗦了一下,旋即恢复。
赵祯都气乐了,他怒极而笑道:“好啊!这么说,让你率领你的锦衣卫,就能一战而平咯?”
未央当即大大方方的走出来,恬不知耻的道:“陛下若有需求,锦衣卫自然奋勇杀敌,臣来之时,锦衣卫已经开拔,若是两国胆敢妄动,就让他们尝尝我大宋兵锋之威。”
狄青霍然睁开眼睛,沉声道:“未大人此言,可有把握。”
未央轻轻一笑,给了赵祯一个你懂的眼神。
赵祯顿时会意,眼睛都眯了起来,笑呵呵的道:“成了?”
未央笑道:“三年之功,虽然不敢说多成功,但是只差一点点,所缺的只是材料罢了,要是陛下能给臣足够的材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