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执宰大宋>第139章 令不出京城

不多时,曹佾、潘肃与柳羽急匆匆的赶来了。

“参见陛下。”

“平身吧!”

赵祯看着眼前的四个人,突然笑了,杞人忧天而已,这四个家伙,三个纨绔,一个阉人,就算是有些见识,有些本事,又如何能与朕这满朝诸公相比?

“景休啊!”赵祯缓缓开口道:“听说你们在暨行书院,曾经推演过新法,放言新法必败?”

曹佾额头顿时就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不由撇了撇跪在身边的陈贤。

特么的你个老兔子,肯定是你多嘴了!不多嘴会死啊!

不过赵祯问话,他却不敢不答。

“禀圣人,年初的时候,未央率军北上,微臣等人,确实与滕老夫子等诸位贤达推演过新法。”

“哦!”赵祯不置可否。

曹佾突然把心一横,娘的!拼了,左右不过一顿板子罢了,圣人还能杀人不成?

“陛下,恕微臣斗胆直言!”

曹佾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是改革的核心内容。

但是我大宋官僚,已经是暮气深沉,真要实行上述改革,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得丢官。这个些新法当然做不得。

可是,范相公、富相公等人要做的还不止这些,即使是称职官员,也要削减其薪俸,大宋官员的俸禄迄今为止,冠绝诸代。

而且,还决定要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也就是说,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利益,都让改革触及了。

因此,改革的反对者决不是少数保守派,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大宋统治的阶级基础。要改革就要牺牲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牺牲了士大夫就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咱们大宋的政策是抑制武将,其办法一是重用文人,二是实行更戍法,为了文人利益牺牲了国防。

除了少数锐意进取的有识之士,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阶层大都满足于现状,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旦新政触犯了自身利益,他们就坚决反对,群起而攻之。

随着新政的推进,反对的声浪不断高潮,陛下应该知道前些日子数十官员同时毙命之事,这其中,便有庞相公的弟弟,陛下应该知道其中意味着什么。

而且,已经有人攻击范相公等人为“朋党”。

君子与小人的观念,这是简单对立、非此即彼的思想观念,并不能客观准确地反应人性或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结党的未必是小人,言利或谋利的也未必不是君子。一旦被提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就会被一些政客用作打击政敌的武器,而且极具杀伤力。

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百姓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事实上,范相公所任用的推行新政者,往往议论多,而实际行事少,有的甚至好标奇立异,发空论,言行不检。例如石介,连拥护新政的醉翁也觉得他“自许太高,低时太过,好异以取高”。反对新政的更指责范仲淹等“凡所推荐,多挟朋党,心所爱者尽意主张,不附己者力加排斥,倾朝共畏”。

一言以蔽之,新政十条,看似条条有理,实则每一条,都砍在了既得利益者身上,无论是这些人还是保守派,都不会让新法顺利进行。

如此以来,新法必败!”

赵祯双目圆睁,就连陈琳都目瞪口呆。

过了许久,赵祯才摇头道:“不过是言过其实罢了,你们只是推演,并无实际操作。”

智囊柳羽终于派上了用场,他开口道:“陛下此言差矣!登州如今的景象,变与不变又有何区别,而且以微臣看来,登州变不如不变。

登州乃是未央与臣等的心血,其中蕴藏了不知多少名臣大儒的经验,论起来,不必满朝诸公就差了。

而且登州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是区区一年间,如今已经为朝廷贡献赋税布下千万贯。

但是新法实施了已经不短时间了,却收效甚微,微臣甚至听坊间议论,说新法是害人之法。”

“大胆!”一旁的陈琳心惊胆战,沉声喝道:“柳羽,你区区孺子,何敢妄议朝廷国策!”

柳羽连忙伏地,一声不吭。

“你们是如何推演的?”赵祯面色难看无比,沉声问道。

曹佾大着胆子站了起来,从怀里摸出几个玉牌,一人分发了一个,就连赵祯都拿到了一块,上面刻着朝廷二字。

“陛下,您是九五之尊,代表朝廷。

陈公公,您代表官员。

陈贤,你代表小吏。

微臣代表商贾、柳羽代表地主、潘肃代表收税官员。”

解说完毕,曹佾说道:“陛下,您是天子,代天巡狩,您来颁布新法。”

“善!”赵祯说道:“朕口含天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当颁布新法,改善民生。”

“陈公公,您是官员,你去实施新法。”

“老奴僭越了。”陈琳缓缓开口道:“官家颁布新法,自然是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顺利实施的。”

陈琳一开口,赵祯的面色数变,却没有说话。

“微臣是商贾,变法革新,乃是为国为民,微臣也积攒了一些家底,想要投资。

朝廷新政一出,微臣就要想了,朝廷法令一向一日三变,明日还不


状态提示:第139章 令不出京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