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七月的乡村>第54章 乡村长大的人
三柳,你有文化,有知识,有能耐,又从市委下来的,看不起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土八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是什么人?一个乡村老师进城来,谁都可以看不起我的,当然,我也不想和哪个人争第一,如果,还有良心的话,他们不应当排挤我的。现在,有一些事情,当然,是钱的事,需要的时候,他们就要我配合。我不同意,就要掉转枪口向我开火,我有什么路呀,只有退了,隐退,是出路。”

“真的被我猜中了。”柳三棉笑笑说,“晓涵,会不会是误会呢?”

“不会,绝对不会。一、两次可能误会,但屡次三番就不是误会了,李县长批示挪用省厅拨下来的专款就不是误会了吧。他明知道这样违反规定,可就是瞒着我挪用了。”晓涵苦笑一下,“算了,我不趟这些浑水了。是的,水太深了。”

柳三棉笑。

我一直没说话。我知道,这种场合,这个层面,我是不应该插话的。

“至于商贸高层的选址,真的欠考虑呀。”晓涵举杯一饮而尽,“当初,选择的那山坡,土质很松,如果下场大暴雨,就有可能塌方,泥土就会被冲进地里。后来,李县长又换了一个方向,说,那一块光秃秃的坡地也一样。像这种地方,还有好多处。他说,现在已经是雨季了。他说,疏水渠道也要文龙。上次省厅的几位处长下来,都勘查过,他说,省厅为什么拨下这笔专款,就是要应付这个雨季。”

“真有这等事呀。”柳三棉脸色便变得凝重了。

柳三棉觉得应该到财政局去,与财政局局长坐下来面对面谈,再在电话里谈,谈多少次也谈不出结果。

次日,柳三棉只身去财政局,接待他的是秘书科的一位年青女秘书,长得有点像晓涵,胸也挺挺的,但从后面看,柳三棉就觉得她比晓涵逊色了许多。她说,局长马上就回来。她把他们带到财政局局长的办公室。那办公室很窄小,放一张办公室桌,一套沙发,摆一副茶具,就显得没走动的地方了。柳三棉心里想,这财政局局长还是很简朴的,换了别人坐他那位子,掌管着市财政这大钱包,还不把自己的办公室装修得漂亮漂亮。女秘书蹲在过道上给柳三棉沏茶,柳三棉便有些不好意思了,说,你去忙你的吧,我们自己来!女秘书笑了笑,却没停下手里的活,把茶沏好了,斟满了,才说,你再等一会吧。柳三棉说,我听到一个传产,说是你们局局长知道李县长喜欢吃鸡,特别喜欢吃农家饲养的土鸡。财政局局长为了更有理由留住李县长在那吃饭,就亲自下厨。那鸡蒸得可是着秒表都没那么准的,多一秒嫌熟,少一秒嫌生。他说,你知道,他为了蒸到这水平,化了多少心思?经历了多少挫折?听说,他家里人吃他的试验品,吃得以后见鸡就呕吐。柳三棉说到这里想想,但是,没有笑。秘书冷笑到,柳主任,你都打听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劝你,不要相信这传闻,以前,我倒是和李县长下乡调研,有一次见他吃鸡那馋相,还历历在目。都说你柳三棉可是大能人,还会遇到麻烦事?自己如果能解决,我想你是不会劳烦我们局长的。这一点,我很清楚。听秘书如此一说,柳三棉有些怒气,离开了办公室。

柳三棉突然觉得感觉到好象全世界都抛弃了他,孤独寂寞失落将他压的喘不过气来。

柳三棉墟圩子征地的事弄得心神不宁,他对自己说要镇静,情绪安宁,心地澄清。无论怎么忙,每天最好能安排出片刻的独处,在这种氛围中,自己的思想要宁静而清晰,情绪也最容易归于平和,说不定,就因为拥有片刻的宁静,才可以避免一些鲁莽、浮躁、荒谬、无聊的事情发生呢。一早,他睡了一个懒觉,吃了早餐,刘晓涵就要他陪她去菜市场买菜。这似乎已经成了每一个周末的定律。

柳三棉现在不忙了,休周末很规律了。

柳三棉也想多和我谈谈。

这天,我和柳三棉谈了很多,谈到李县长,谈到墟圩子开发,谈老河口旅游景点,也谈到在官场的一些感触。柳三棉已经完全改变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像朋友那样跟我谈,谈着谈着,我也没有了一种对上级的拘束。本业,我和柳三棉就是发小,是朋友。

“王社,在机关,不干事就意味着人家不重视你,把你放到一边了,以后提拔这类的好事就轮不到你了。”柳三棉笑了一下说,“不过,没关系的。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况,比以前要好得多了。不管怎么样,我现在也是开发区主任了。”我没有说话,柳三棉说,呆在机关里,能当到科长已经不错了,何况,他这么年青就当了。他说,只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不要计较太多,其实也没什么。柳三棉笑了笑,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好。虽然这么说,我也不相信柳三棉真的就像嘴里说的那么轻松。有几个人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他柳三棉也调整不了。他柳三棉就不想当那副县长,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干,虽然开会不一定坐主席台,但是坐主席台又怎样呢?什么事都干不了,只能干一些行业腐败的事,只能像砧板上的肉等着让人来跺。我和柳三棉谈了很久,吃了午饭继续谈,彼此都有一种回到过去时光的感觉。

宿舍里,我和柳三棉两个人喝酒。

我觉得柳三棉应当是一个涉世未深的读书人,他从一个农民一步步走来,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在权力本位和


状态提示:第54章 乡村长大的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