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盛世先忧>第137章萧墙
。更何况,汉朝早已消亡,斗转星移,世事变迁,萧前辈若肯听我一言,当不该如此执拗。”我对萧墨劝说道。

萧墨此刻更激动了,他嘴唇颤抖着说:“我们为汉人,便永远是汉人。无论改朝换代,还是身处异国,汉人的血脉,一直流淌;汉人的风骨,世代相传;汉人的高傲,永不泯灭。黑衣天子从来都不是什么和尚,乃我大汉天子!”

“什么‘黑衣天子’?”我困惑地看着萧墨,问道。

萧墨回我道:“世间流传的‘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这句话,就是京兆堂玄门推算出来的。如今李唐已历十七任,等到新帝登基,应龙现世,便可取而代之了。据玄门推算,如今皇帝仅余三年寿命。请主公稍安,三年之期转瞬即至,不可此时萌生退意啊!”

“这···恕我说句不敬的话,就因为一句谶语,便断定我是你们要找的人,这太荒谬了。为了推举一个人,而乱天下,这样难道就能实现‘天下大同’了吗?这只是···只是乱国殃民而已!”我反驳萧墨道。

萧墨却争辩道:“黄石公言,华夏每千年,必有圣主出,带领我族前进一步。大禹统一各部落,建立夏朝,终结纷乱。千年后,周武王克殷建周,制礼乐,始教化。又八百余年后,始皇出,车同轨,书同文,中原归于一统。而今千年之期已到,主公既有统御万邦之心,怎可轻言放弃?周代商,秦代周,虽必经波折,但从来都不是为了乱国殃民,只是为了带我领华夏更进一步。主公不可有···妇人之仁啊······”

这不是仁或不仁的事,而是那钱袋根本不是我的,于是我便想实言相告:“可······”

没等我说出口,却被萧墨打断,他用那种凄怨又不解的眼神,看着我说:“难道主公以为,如今的大唐还有救吗?主公在长安难道没看到这大唐已病入膏肓?宦官弄权,朝政昏聩,臣子无能,君王软弱,外有强敌吐蕃,内有各镇拥兵自重。这样的大唐,难道还有救吗?救又能救多久?三十年?五十年?不过苟延残喘罢了!如果不防患于未然,等三五十年后,天下纷乱而主公盛年已去,便只能望乱世而哀叹,悔之晚矣!”

我承认他说的是实情,但我却并非是那个他们要找的人,于是我想继续将实情告知:“可我······”

这次依然没等我说出口,萧墨又打断我道:“主公就算心怀忠义,也该为天下苍生想一想。就算不为天下苍生想一想,可愿为我们这些守了千年的人想一想?我们这些人,无法显名于世,并且时时需殚精竭虑,为了什么?为的是护我华夏一族,为的是一份不能明说的期待,为的是希望。我们希望那个人到来之后,带领我华夏更进一步。我们不是不向往那些功名利禄,不是不渴望自由自在,可我们甘愿匍匐,因为我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些东西,让我们的存在,有意义!名利和自由都可有可无,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无关轻重,但我华夏一族,必须长存!千年来,我们为了这个信念,等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我们等到了你,难道你要让我们这一千年的努力都白费吗?主公,你不可如此!你怎能忍心如此?”

我看到萧墨的眼睛里闪烁着若有若无的泪光,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激动。我突然很触动,不忍告诉他真相。但我一直追求的就是求真,我无法说服自己去欺骗他,故而还是想跟他说明:“只是······”

我仅仅说了两个字,再次被萧墨打断。他看着我,几乎是哀求的样子,对我说:“主公,为了你,我这一脉,已涉入朝堂很久了。如今的皇帝,是不会放过我们的。你若放弃,我这一脉必将覆灭。二郎、新莹、邓属···这些人,无一幸免。你真的···愿意看到那一天吗?”

听到这些话,我愣在了原地。我突然有种莫名的恐惧,这恐惧让我不寒而栗。他说的那种场景,不是绝无可能,而是很容易就推测到的。我害怕那种场景发生,可我能如何做呢?思来想去,可能唯有一种办法了。

于是我只得欺骗萧墨道:“好吧,既如此,那我便等上三年。不过在这三年里,我希望萧前辈好好保护萧府上下,不可出什么差池。”

“主···主公放心,断不会有任何差池!”萧墨此刻才如释重负,终于松了口气,微笑着回我道。

之后我不再多说什么了。当天夜里,我做了个可怕的梦,梦里是萧家被皇帝诛灭满门的惨状。我从噩梦中惊醒,想想自己选的路,闭上眼叹道:。

梦惊夜半泪千行,自语应无事,莫感伤。已是人间将死客,何用苦凄凉?

此生谁料少年亡,闭眼知无路,不渺茫。醉笑陪君一万场,难诉尽衷肠。


状态提示:第137章萧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