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想起她独自闯荡时的那些岁月,曾经也和许多有趣可靠的人萍水相逢,再见时就像是多年故交好友那般畅所欲言。更有一些仅仅是寥寥数面的人为了助她脱离险境,不惜以身涉险。

年少时她会觉得受之有愧,但多年以后再回首,她才明白那些人当真是心性高洁,也当真是欣赏乃至于喜爱她这个人,所以才会对她表达由衷的善意。

真心的朋友,一个就够了。不够真心的朋友,再多也不会感到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都是这样的。

有些人付出的多,有些人付出的少。有些人收获的多,有些人收获的少。有些人对特定的某个人某件事付出的多,也收获的多,有些人则付出同样的多,却收获的少。也有些人付出的少,却收获满满。

然而更多的人,是在付出与收获之间来回度量,到底付出的多了少了,收获的多了少了?付出的多了,下一次就要减少。付出的少了,下一次就要付出更少。收获的多了,下一次就想要收获更多。收获的少了,同样也会想要收获更多更多。

在这个锱铢必较的过程中,人的看法和心态会随时失衡。失衡的幅度越大,持续失衡的时间越长,言行就越容易带来负面效果,越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错误。

她不希望凤圣哲也是以这种输赢对错的心态来看待他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和亲朋故交之间的来往,带上太多的功利色彩,总是更容易让人疲倦与受伤。她不希望他厌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不希望他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

他既然像君临的脾性,那意味着他也是个心思纤巧的人,感情一旦付出,就会想要同等甚至是超额的回报。因为心思细腻远超平均水准,这也意味着他的感受会特别丰富,平常的喜悦与悲伤,都会成倍的在他心里放大。

如果换了一个心思粗犷的个性,君临幼年时碰到的那一件事,是不难被他消化掉的。

他有可能注意不到。可能注意到了但是不理解。可能理解是发生了什么,但是会持续地向外倾诉与求救。霍如霞能阻挡他向君庭传达信息,难道还能够阻挡他和君华等人的相处?难道还能够阻挡他去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忙?

然而很可惜,君临心思过于细腻,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父母家族的感情也变得复杂晦涩了。一直将心事藏在心底不往外倾诉,也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的起源,最后生生地将自己培养成了一个厌恶异性更厌恶父亲的男人。

他成长过程里,其实是不缺乏向外沟通寻求帮助的渠道的。

霍如霞没有能力完全切断他和外界的来往。她就算有那个能力,也不能那样做,毕竟无法做到滴水不漏。但她显然摸准了君临的性子,知道他害怕什么,知道说什么话会让他真正的闭嘴不谈。只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牺牲掉他童年平静生活为代价的。

现在的凤圣哲,又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呢?

他显然比起君临幼年时需要面临的情况来看,状态应当好得多才对。尽管父母都缺席了,但是父母并没有给他带去本质上的伤害。君豪当时的行为,却成为了君临幼年时的狂风暴雨,直接摧毁了他的童年,甚至余波还一直延续到了他的成年早期。

庆幸的是,现在君临总算是走出那个狂风暴雨所笼罩的世界了。他已经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尽管这种平静,更多的是因为记忆丧失所带来的结果,可是不得不说,凤圣哲也是非常大的决定因素。

至于她,嗯,希望她不会成为他的另一波狂风暴雨。哪怕她没有信心给他带去幸福,她也希望能够给他带去平静。

和风细雨就好了。

对,她之于君临而言,只要成为他的和风细雨,就算是成功。

君临挑眉,嘴角微勾,“想我了?”

“嗯。”

凤殊很老实地点了点头。

君庭微笑着端起了茶杯。

这种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自成一体的氛围,还真是让人久违了。他看来真的不需要再担心他们夫妇无法携手并肩地面对婚姻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他们现在果真是同路人。

“想我什么?”

“我在想我要是能够成为你的和风细雨就好。你呢,只要不成为我人生中的狂风暴雨,我也会感到满意的。”

凤殊的话让君临眉眼弯弯。

“这算是最低标准?”

“嗯。”

他果然听懂了她的话。

凤殊看到了凤圣哲不解的目光,不由地耸了耸肩,“我和他以前关系不太好,吵架不多,打架也不多,但碰到一起就有点针尖对麦芒的意味。同时心情不好的话,总是很快就变得剑拔弩张。所以往往上一秒还是风和日丽有问有答,下一秒就变成狂风暴雨打得你死我活了。”

“我是你们一的成果?”

凤圣哲还是忍不住,当着君庭的面问了出来。

“当时是晚上吗?”

“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凌晨或者破晓?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我不是中|毒了吗?整个人都神志不清,哪里知道自己在哪里又做了什么。”

“我难道比你好?都被人打的半死不活的,能够活下来都是老天爷愿意手下留情。”

“所以我们到底是怎么突然变成了父母的?”

“别问我,你是始作俑者。”

“没有你我能生孩子?别忘了生孩子的人是你。”

“那难道没有你我就会怀孕?你


状态提示:第1109章 介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