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宋翔>十弃守建康府6

这时完颜长之正在进攻隆兴府,坐镇临安的张鹄接令之后,一面通知完颜长之,一面立刻派水军统制邹桓、唐准两人,率领二百艘战船,和八千水军,从长江逆江而上,赶去和州支援渡江的金军。

果然这样一来,金军的进攻立刻大见成效,首先在西路军兵力大增之后,完颜陈和尚立刻分兵两路,分头进攻句容和溧水。猛攻三日之后,终于攻下溧水。毕再遇被迫放弃句容,退守秣陵镇,完颜陈和尚的兵锋离建康府城下已不足三十里。

而在另外两路,有了两百艘战船和八千水军的加入,金军在长江水面上的实力也大增,与宋军的水军在长江上激战两次,自己虽然损失了七十余艘战船,两千多士兵,但宋军损失的战船也达到五十艘,伤损士兵一千五百多人。眼看以经无法控制长江。而金军也在加紧调动人马,准备船只,准备在马家渡、板桥、江涂、大信河口等地同时发动渡江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也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潭州的临时朝廷也收到了告急,并以枢密院的名义回复建康府,朝廷现在无法出动大军支援建康府,建康府可守则守,如果不能守,则将人马撤退到江南西路,鄱阳湖边,听候朝廷调遣,撤与不撤,让李显忠自行处理。

李显忠接到命令之后,立刻招集众将商议,是否退军的事宜。众将都认为,如果没有大军支援,现在以经很难守住建康府了,因此不如就按枢密院的命令,先撤离建康府,退到江南西路,在那里可以和江南、荆湖路的御前驻军合兵一处,再设法抵抗金军。

其时收到了枢密院的回复之后,在李显忠心里也早有撤军的打算,现在见众将的意见统一,都同意撤退,也就立刻决定马上撤军。

接下来就安排撤兵的事宜。建康府是大宋南渡之前所设的五京之一,府厍充盈、钱粮众多,又有六七万人马,加上一部份家属和地方官员,需要撒离的人员不下十余万。现在金军大军压境,虎视眈眈,想安平安撤走谈和容易。好在随后李显忠又接到杨炎的信,知道杨炎率军在池州驻扎,谁备接应自己。另外还有三千水军,战船八十艘,这对于建康府的宋军来说,真可谓是雪中送碳。

经过众人商议之后决定,大军撤退分水陆两路,同时撒退。由郭振付责水面船只调派指挥,又征调了民船一百五十多艘,钱粮、物资和官员、士兵的家眷均由水路撤退,孟宗政率一万人马,付责沿岸的掩护。而大队人马则由陆上撤退,由陈敏率队先行,李显忠居中,由毕再遇和时俊各领五千人马,付责断后。商定之后,李显忠又立刻写信给杨炎,告诉他撤军的安排,请他在水陆两路,都安排人马接应。

安排完毕之后,各军立刻开始行动。首先是水军于十一月初四开始撒退,当天夜晚,孟宗政也派出五股小队人马,每队五百人,在采石一带偷渡了对岸,在沿江放火,制造混乱。长江北岸多是树木,而这时以是秋末冬初,天气干燥,北风劲吹,火借风势,立刻迅速展开来,一发而不可收拾。江北正是孛撒的人马,金军的大营虽不在树木集中的地方,但火势蔓延到大营附近,也十分吓人。而且随着火势越来越大,带出大量浓烟,呛人肺腹。

再加上宋军又分散在四处,敲锣打鼓,摇旗呐喊,令孛撤一时之间也不知宋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因此只派遣数队小股精锐骑军,出营试探宋军虚实。而严命各处金军严守大营,不许轻易出战,并多备水桶,土石之物,以防火势烧到营中。

而就在同时,郭振也指挥着宋军的水军立刻向江北的金军水军发动了进攻。金军的水军本来就不及宋军精锐,所用的战船不是民船,就是海船,性能也远不及宋军专用的江船,在白天还可以仗着船多与宋军周旋,但在晚上却一筹莫展,黑暗之中,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船互相撞击,乱成了一片。而且这时岸上又火光冲天,也不知岸上大营的情况怎样,顿时人心惶惶,都无心恋战,纷纷各自逃命。

这时郭振才下令,大队船队扬帆启锚,逆游直上,向江州进发。

直到天光大亮之后,金军才发现上当,其实岸上跟本没有多少宋军,而江面上的宋军船队也不与金军旧战,纷纷调转船上,向西驶去。这时宋军的船队已经开出二十多里去了。而孟宗政也率领北岸的宋军,沿岸掩护船队,一起撤退。

孛撒大怒,立刻命令水军重新整编船队,由水军统制邹桓、唐准两人率领战船一百五十艘,追击宋军。又命大将高进忠,带领一万人马,沿江追赶,一定要追上宋军。

宋军的战船性能虽然好于金军,但倒底负重太多,速度还是要比金军的战船慢,结果金军的水军追出一日一夜,终于在繁昌地界,濡须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发现了宋军的船队。邹桓、唐准大喜,急忙命水手加紧开船,一定要追上宋军的船队。而这时高进忠也追上孟宗政的人马,孟宗政率领宋军,在濡须水边背水结阵,与金军交战。

就在这时,突然从濡须水中杀出一队船队,一共有七八十艘战船,打的全是大宋的旗号,拦腰向金军的船队冲杀过来。正是江州水军。

原来杨炎接到建康撤军的安排之后,立刻也分水陆两路接应,自己付责陆上接应,让江州御前驻军水军统制江洪涛率领水军,埋伏在濡须水中,等金军的战船一到,立刻斜刺里杀出,在半逍劫杀


状态提示:十弃守建康府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