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沧桑志>第二章 德族人
和他摇头示意。

这时亭子外人群中挤进一个中年人和德老道:“爸,我回来了。”身边又有一个十七八岁的英俊青年跟着。

德老忙让他们上前和重华施礼,说是自己的儿子德远和孙子书,又和他道:“天气已晚,金先生想来也是素食,就一起用些浆果豆蔬如何?”

重华正想看看,拍了拍书的肩膀道:“也好。”随他们进了一个壁洞,书的祖母也出来相见,因也是衣衫褴褛,照面后便出去了。

族人纷纷聚拢到外面空地上,书先拿了一篮食物进来,又出去帮父亲给族人分发。

重华看到篮子里多是刚采集的新鲜果实,竟然也有几只烤土豆,便拿起一个端详。

德老告诉他:“族人无论到何处,必带好种粮,按时种了,来不及就将秧苗连根挖起带上,精心呵护。到此地后倒是它最为适宜,因时间不久,还要多留种,再过几年,便不愁食啦!”

重华听了肃然起敬,又看到外面隐隐绰绰的人影大都衣不蔽体,便如德先生一族之长、德老德高望重也只用草裙围合了下身,他感到一阵揪心,心中明白这支族人其实比福先生和闫长老二支更加不易。

很快人群又安静地散去,德先生和书也进来坐下,德老却站起来,指了指角落里说:“你们说,我带小家伙出去走走。”

德先生道:“太晚了。”

“我就到大孤台边上转转。”原来墙角里拴着只猴子,德老牵了它出去。

重华问道:“大孤台,是不是就是这儿旁边的平头山?”

德先生道:“是,家父说我们来此地住下,都要有名字。这里取名隽秀峰,连着的是大孤台,旁边的圆形山峰叫元宝山,东南角上有一大湖取名叫宁湖。”

“可都有什么含义?”重华饶有兴趣地问。

“并没有。”

“都取得好。”他满意地说。又问德先生道:“族中有多少人?”

“我们这一族向来人丁不旺,一直百来口人。”

他道:“也不容易,这么多人,吃、穿、住,哪一样不烦!”

德先生接口道:“这里土好,吃和住都能解决,只是穿不大好落实,不知家父说了没有,我们有族规代代相传,可是因为没有衣服帮衬,大家都光着身,何来庄重,讲起来都觉得滑稽!”

重华拍了拍他的手背道:“极是!”又问他道:“适才听德老说吃的差些能解决了,却不知如此住所怎么御冬?”

德先生笑道:“我们每日出去,一是寻找食物,再有就是家父选了一处稳当地块,在周围种植,又计划在中间挖二口大坑,然后在坑底朝各方开挖平洞,便如一间间房相似,以避寒暑。”

“窑洞?”重华大悟,心悦诚服道:“德老真是博学通才,挖得怎样了?”

“只有石木器具,很慢,不过既在此处居住,总要挖成屋子来。”

重华赞叹不已,却又疑问道:“既有如此安排,如此高居,岂非不便?”

德先生顿了一下道:“本族尚内修,习喜山居,下山劳作,本是生计所逼,如今却倒是迫于无奈了。”

重华理解道:“是山下的兽物多了?”

德先生摇摇头,看了看洞外,低声道:“山下确有可怕之处:家父亲眼所见,不过怕惊吓了族人,并未公开,只让我暗中警惕。”

“是什么可怕事?”

“前面有条河你可知道?”

重华点点头,德先生喉咙咕咚了一下,然后讲道:“有人形长身怪物,极其壮伟,三番二次掳牛吞羊,有时如魅影倏忽来去,有时落入水中发出大响。”

其时月光不强,洞内更暗,德先生说到此处,又掉头向洞外看了一眼,重华见他如此,心中先有些发毛,随即想到他只是担心洞外有族人听到,传开来引发恐慌,便咳嗽一声,故意笑道:“谅一小河能掀起多大浪头!”却又和他道:“刚才没机会和德老说,告诉你一件喜事:我这次带了一支族人回来居住。”

“真的?”德先生犹不相信,直看到他的坦然样,才兴奋道:“太好了,那就不孤单了,他们有多少人?”

“四百多口吧。”

“这么多!”德先生羡慕道。

重华和他商量:“元宝山前很是开阔,等他们来了,就让他们住在那边怎样?”

德先生欢喜道:“那是最好不过,二支各住一边,互不相扰,本来就挨得近,又好照应。”他又忍不住往重华身边靠了靠,看了看一边的书说:“这样他爷爷祖母也不会愁他的婚事了。”

重华领会过来,笑道:“对啊,他们族里有不少女孩子,便是族长女儿,也很内秀呢。”

二人为着此事兴起,又聊了一会,重华见福先生一支的住所定了下来,心中高兴,便道:“你明天还要带族人出活,那就早点休息。”

德先生要为他安排居处,他只是不肯,正在相争,德老回来,闻听了便道:“这倒成了客人安排主人了,你且由金先生自己决定吧。”

重华哈哈大笑。德先生又把福先生一支族人将要到来之说了,德老听了大是意外,连声道:“越多越好!越多越好!”

重华道:“我和德先生商量,就让他们在元宝山前住?”

德老笑道:“我老了,你们定,你们定。”

重华又迟疑道:“太晚了,不该问,德先生说前面空地上的怪事果然当真?”

德老郑重道:“确然如此!我有子时养气习惯,无


状态提示:第二章 德族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