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帝明>第二百零二章 生意兴隆

张四维不得不在小朝会上就此向万历进言,张四维道:“火药局四面环水,且筑有高墙,又有重兵把守,设立至今已历百年,从未发生过灾患,可说是万无一失。如今却要将其迁离,不仅所费巨大,亦非当务之急,臣以为不如严加防范,当可保无虞。”

万历看了眼张四维,心道你对力量真是一无所知,等王恭厂那一爆发生了,再去后悔就晚了。想到这,万历淡淡道:“未雨绸缪,才可立于不败。火药局不仅要迁离皇城,还应一分为二,为三,分别挑选周边有高山深泽,且附近无民居之地营建。”

北京城外多山,且这个时代地表水丰富,河流纵横,要找这样的地方倒是不难。但皇上这个设想明显是要将火药局迁出城外,无疑又得派兵驻守。张四维赶紧道:“皇上,这样虽能消除隐患,但耗费实在过大啊。”

“工部寻找到合适的地点后,记得及时告知于朕。”万历没有理会张四维的反对,直接拍板,不容大臣们再啰嗦。

火药局外迁是理由最充分的一个,他计划一步步将皇城内所有杂七杂八的机构全部清出,釜底抽薪,为彻底整顿内廷铺平道路。

如今内廷宦官中的几名首脑,都是经过嘉靖年间多次残酷清洗后保留下来的幸存者,相对而言在个人操守和忠诚度方面,都还算比较不错,正是整顿内廷的最佳时期,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说,太监过度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去是非常不可取的。

自己现在虽然还需要充分利用这支庞大的太监队伍,但随着将大明改革的进程不断推向深处,还是应该让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见圣意已决,大臣们都不敢再多作纠缠,令张四维感到很是失望。他原以为皇上应该会更关注言官们的表现,并设法对其加以约束。哪知皇上的态度竟出人意料地冷漠,任由言官们大肆表演,反倒是继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可劲儿折腾,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四维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挫败感,自己这个首辅当得真是没一点意思。上面的皇上我行我素,根本把握不住,而下面的朝臣又畏于言官们的声势,一个个选择明哲保身。当了几个月的首辅,真正投入到自己麾下的并没几个,就连那些昔日备受他呵护关照的门生弟子,如今也渐渐脱离他的掌控,不再言听计从。

若不是对那个悬在半空中的伯爵之位尚还心存念想,张四维真有些坚持不下去了。但不管他称心与否,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已是万历十年十月,北京城迎来了今年冬天的头一场雪。

雪花飞散,天地间一片苍茫,万岁爷提前颁下恩旨,因天气恶劣,早朝暂罢,今后每五天举行一次早朝,但小朝会仍是三日一次。自此,大小朝会之间再没有联系,成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体系。

今日没有朝会,张四维早早来到自己值房,开始处理政务。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他才把皇上御赐的硬笔放下,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从桌上拿起一个小布包。

打开布包,里面是几个面饼。张四维拿着面饼起身走到屋中央的煤炉前,捡起火钳平架在炉顶,又把面饼摊在上面。

然后张四维便开始在一旁重复做着伸臂扩胸,叉腰蹬腿等动作,嘴里还不停默念着:“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皇上前阵子送给每位重臣一份图谱,说是皇后从宫内秘典中查找到的一套强身秘术,名曰体操,最能活血提神,滋养筋骨,不但男女老少皆宜,久练甚至可以延年益寿。

感恩戴德之余,这些除了在床上,再不做任何运动的大人们也不得不开始照着练习。谁知一试之下,都感觉效果良好,提神醒脑那是杠杠的。

张四维一边做着体操,一边留意着火炉上的面饼,时不时将饼子给翻个边,不多时,值房里就充斥着一股浓郁的焦香。

“好香啊。”屋外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便响起“咚咚”的敲门声。

张四维身子不停,随口喊了声:“进来。”

房门应声而开,顺天府尹张国彦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张国彦一进屋,便使劲地抽着鼻子,啧啧赞道:“元辅,您这是在弄啥美味呀,真个是香,下官在外边隔得老远就闻到了。”

“就是几块家里带来的饼子而已,你先坐一坐,等老夫把这套操做完。”

书办泡好茶送了进来,张国彦手捧茶杯,围在煤炉边打转,眼睛仍紧盯着那几张烤得微微发糊的面饼,道:“哎呀,早上明明吃饱喝足才出来的,这会儿咋就这么饿了呢。”

张四维哭笑不得,只得道:“想吃你就吃,给老夫留一块就好。”

“啊,多谢元辅。多谢多谢~哎呀,好烫。”张国彦忙放下茶杯,喜滋滋地操起一块饼,却被烫得拿捏不住,只得将饼在两只手上来回倒腾,好一阵都停下来。

张四维做完体操,看着张国彦这副窘态,不禁笑骂道:“亏你还是堂堂京尹,为着老夫的一张饼,竟是啥也不顾了。”

张国彦将饼塞进嘴里咬了一口,顿时连连叫好:“嗯嗯,不错,不错,看来下官也该学学您这一手。”

张四维不答,伸手把火钳连着饼一起从炉子上挪下来,稍等片刻,也取了一块饼慢慢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对张国彦道:“说吧,今日你怎有空跑内阁来了。”

“皇上不是传喻要为每位阁老和部堂大人都配一副眼镜嘛,下官是来请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二章 生意兴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