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明海图志>第444章 父子的对话
主殿下是以钦差副使身份南下,堂堂皇室公主为钦差,便是开了大明朝的先例,可见公主殿下在皇上心目中地位如何。”

郑芝龙笑逐颜开,连连搓手道:“好,若是此事办成了,冲儿你这趟北上冒险便是值得的。”

说罢走近前来,拍了拍郑冲肩头笑道:“此前为父和你因为北上之事,还有些争执罅隙,咱们父子也不必记挂此前那些不开心的事,你还是为父的好儿子!”

郑冲起身来道:“孩儿知道,虽然父亲嘴上教训孩儿,但今岁不还是派了舰队北上支援孩儿,所需钱粮皆是福建供应,孩儿知道父亲的一片苦心。”

父子俩相视一笑,早先还有的一些芥蒂很快都消失不见了。

“既然此趟公主南下办理石井书院修缮之事,殿下又肯替我郑氏遮掩,这趟差事就必须帮公主办得妥妥当当。明日起,你便多陪着公主办差,务必把修缮书院之事办妥。说到底这石井书院也是咱们闽人的书院,我郑氏于公于私都该多出一份力的。”郑芝龙笑呵呵的说道,郑冲连忙应了。

“你迎娶黄氏诸女的婚事,我和你母亲也早就和黄老太傅、王老爷子商议过了,便定在下月初五,这天日子好。只是原先想着只迎娶黄氏和王氏两位,想不到你这个臭小子一口气又带回一个朝鲜郡主,还有两个侍妾,那这回该怎么办这婚事?”郑芝龙笑骂着问道,看得出郑芝龙对于郑冲带回来的朝鲜郡主还是颇为满意的,他还道这位郡主是儿子为了稳固朝鲜的局面而迎娶的,殊不知这位郡主只是朝鲜国主派在郑冲身边的细作,如今已经成了郑冲手下的双面间谍。

郑冲其实也没纳过妾,更不知道怎么操办婚事,当下只得道:“一切听从家中安排便是,孩儿真不懂这些。”

郑芝龙沉吟道:“若是只是平常纳妾,由你正妻张灵素替你操办便可,但黄氏乃是黄老太傅孙女,王氏乃是王肯堂老爷子孙女,一个是咱们泉州的名门望族,一个是江南士林的名门望族,迎娶之礼不能怠慢了。而这位朝鲜郡主也是身份特殊,不可轻慢。”郑芝龙缓缓说道:“眼下你妻子又才刚刚生产,还在月子里,也不宜操劳这些事。那就这样吧,婚事由你母亲出面替你操办,下月初五,同时迎娶黄氏、王氏、和朝鲜李氏,至于剩下两个侍妾徐氏和沈氏,待得迎娶了前面三位后,隔五天后也是个好日子,到时候家中再办个纳妾之礼,将两人纳过门来也便是了。”

郑冲听了躬身道:“一切听父亲安排。”

郑芝龙嗯了一声笑骂道:“去岁黄绣英和王月娘私自跟你去了辽东,你们倒是逍遥快活了,你是不知道黄汝良和王肯堂差点把咱家给堵了!还好后面为父出面与两家好生赔话,才没闹出乱子来!”

郑冲脸上微微一红,他也知道去岁拐带黄绣英和王月娘北上于礼不合,本来郑冲可以送两女回来的,但出于私心便没这么做。听闻当时王家听闻王月娘跟郑冲去了辽东,王月娘之父差点告官,最后还是王肯堂出面先压下此事。后来也不知道郑芝龙费了多少口舌,动用了多少人脉前去劝说两家,听闻又过了文定聘礼,下了婚书,这才把两家人安抚住了。

当下郑冲着实感激的朝郑芝龙一礼,拜谢了一回。

郑芝龙摆摆手笑道:“你我父子,不必如此客气。倒是待会儿你要先把黄氏、王氏亲自送回家去,你们还没成婚,两位姑娘可不能就住我们家里。既然回来了,礼数还是要讲的。待会儿送人回去的时候,你多带些礼物登门,好生赔礼,人家骂你几句,也要客客气气的……”


状态提示:第444章 父子的对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