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巡狩江山>第二百七十二节 悲壮的尊严
马都带走,一个不留。”

澹台明月有些惋惜,她相信两日后的凤鸾山之战,会让陆慕损失惨重。甚至说,可以一举把陆慕赶出澜都城。但是现在,所有的计划都要改变。澹台明月知道即便自己坚持,恐怕也压制不住众将官的怒火。她可不知道,狡猾的陆慕已经为自己备下了后路。可以说墨兰城等地因祸得福,免受了一场战火的屠杀。

西越兵营之中,陆慕得知对方停止了攻击,还以为是酝酿着更猛烈的进攻。但是很快,观察校尉就跑过来报道,说是段琅的大军退兵了。

“什么?退兵了?”陆慕吃惊的站了起来,赶紧跑到高处远远的观望一下。

对面的兵马确实在后撤,而且撤离的速度非常快。这一下,陆慕反而有些摸不着头脑,赶紧下令斥候一路观察,随时向他汇报。

段琅的人马不但撤离,而且是撤的轰轰烈烈毫不隐瞒。甚至说,连隐藏的暗手都没有布置,直接把攻打了多日的西部通道彻底放弃。

下关口大营之内,段琅的兵马在此稍作休整。陌坤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后撤了三十余里,随时准备转移。陌坤不知道真实情况,还以为段琅集中兵马回撤下关口,是来对付他的呢。

军帐之中,闫发成一听冯准朱文俊居然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不禁气的怒骂,“猪狗不如,简直是猪狗不如。此二人曾经都是大夏重臣,居然血刃伤残的骨肉同胞,他们真该碎尸万段。”

下关口的将士们都被这道消息激怒了,别说是同为大夏族胞,即便南平西越外寇,也不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掠夺城池搜刮财富,在战乱之中任何兵马都能说的过去。但是屠杀伤兵连一丝活路都不留的绝户行为,根本就是在激起天怒。

原本段琅还想保留一支兵马留守下关口,但是前有陌坤虎视眈眈,后有陆慕如狼随行,段琅干脆撤走所有兵马,兵发城阳府。

临走之前,澹台明月让阿朱通知周伯,把此事通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冯准与朱文俊的劣行。历都城兵马在前方与外寇浴血奋战,曾经的朝堂重臣居然屠杀伤兵与民众。这样的行为,定会让冯准朱文俊遗臭万年。而且,澹台明月故意让周伯把‘朝堂重臣’渲染一番。毕竟很少人知道冯准朱文俊已经叛离大夏,他们带着兵马失踪的消息一直秘而不宣。澹台明月要让大夏民众对赵家皇室彻底失去了信任,如此劣迹之人都能得到过重用,足以说明大夏皇室昏庸无道重用奸人。这样的皇室,必定会遭到天下人弃之。

段琅命闫发成率领大军压后,他与澹台明月张如明周龙等人,则是带着先头部队快速前行直奔城阳府。段琅原本是想让澹台明月留下,但她担心段琅会一怒之下直接杀奔景山城。要知道攻城之战没有步战兵,靠这些骑兵根本无济于事。为了阻止段琅等人鲁莽而为,澹台明月只能一路跟随。

五日之后,整个大夏只要有影者密站的城池,都被这道消息震惊了。特别是墨兰城内,庞刚与樊城两位前任老臣,更是气的根不能去城阳府跟随段琅一同讨伐。

京都之内,德隆等人也被这个消息震撼了。谁也没想到失去踪迹这么久的冯准朱文俊,突然之间做出如此怒天之事。特别是传言他们还是大夏朝臣,此事已经在京都之内开始发酵,不知情的民众甚至开始纷纷传诵,这是德隆的旨意。

德隆气的一头疙瘩,赶紧召集几位重臣商议。相国吴光照匆匆来到静阁,慌忙禀报。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无论如何也要昭告天下,让天下臣民都知道此二人早已背叛朝堂。他们的恶行,与我朝堂没有任何关系。臣不知其他城池如何,但京都之内已有不少民众开始撤离。这样下去,我等必然会遭到万民所弃。”

德隆脸色阴沉的恨不能拧出水来,他现在都快成孤家寡人了,这屎盆子居然还要扣到他的头上。德隆气的先是大骂了一番,接着下令抄查冯准朱文俊在京的府邸。

德隆揉着额头,下旨让吴光照召集群臣,口诛笔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解释清楚。甚至让吴光照去请出老翰林王世渡,让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关键之时再帮他一把。不过,吴光照却被老翰林痛骂了一番。王世渡甚至嘲笑德隆,当初讨伐段琅,根本就是自掘坟墓。堂堂的大夏江山,就是葬送在他的狭隘与妒忌之下。

得知老翰林的怒骂与嘲讽,德隆居然不敢提起杀他的心思。如今的朝堂人心涣散,不少臣子纷纷递交辞呈。德隆自己也感觉大势已去,但帝君的尊严迫使他必须要坚持下去。德隆当然后悔,他后悔的不是要铲除段琅,而是后悔没有打牢基础就提前发难。如果能像父皇昱宁帝一样隐忍不发,或许不会让大夏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眼前的一切,说什么都晚了,德隆已经没有光复皇室的那种坚定信念。特别是宏亲王的薨逝消息传来,让德隆悲痛之余,也有了一丝把江山让给德光的念头。当今的大夏,皇室之间再起争端那等于自寻死路。既然叔祖做了如此安排,莫不如让德光挑起重任,让大夏皇室重新振作起来。

德隆心力交瘁,亲笔写了一封密函,让张昭派人秘密送往亿象城。如今之计,德隆知道只有兄弟二人齐心协力,或许还有一丝夺取江山的希望。否则,他们只能沦为被外寇斩杀的命运。

城阳府的劫难,改变了整个战局的发展。段琅大军从西面一撤,陆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二节 悲壮的尊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