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宋别>168 安南太尉李公平
他却感受到这里的蛮荒之力才是辽国东山再起的真正希望所在,他此时是真的有信心可以有所作为了!

“父皇您快看那边!”

“是耶律余睹将军回来了。”

顺着耶律载的指向,耶律大石就看见一支二十骑的人马远远地疾驰而来。

耶律载是耶律余睹的小儿子,因为皇帝大石的儿子全部被金国杀死了,他就主动把这个小儿子过继给耶律大石。

多少英雄建立了一世伟业,最后却都毁在继承人问题上。

历史上在西域耶律大石建立了强大的‘西辽’,最终也是因为没有服众的、合适的继承人,他死后、西辽没有在他打下的厚实家底下更进一步、反而急速衰败,很快的就烟消云散了。

最终,西辽因为存在时间太短暂、没有留下足够的影响力,后世很多民众都对西辽毫无印象。

“陛下!我回来了”

耶律余睹急切的汇报远赴‘黑汗国’(喀喇汉国)‘西州回鹘’‘于阗’去洽谈结盟的情况。

“西边三国的形势可是说是有喜有忧。忧的是这三国各自都在忙着征战、顾不上来帮助我们辽国,喜的是这三国各自都在忙着征战、这正是对我们辽国最大的帮助!”

耶律余睹说完,他环视了一下众人,表情阴沉的和耶律大石对了一个眼神。

耶律大石忍住胸膛里激动的心情,对义子耶律载摆了摆手:“你先带大伙儿埋锅造饭,我和余睹将军并骑聊聊天。”

十岁的耶律载懂事的就把其他人都安排了,各司其责的散开。

耶律大石当然明白耶律余睹的意思:西域三国以前虽然向辽国俯首称臣、进贡,但那是老黄历了。咱们收拾起来的这个残辽,人家根本就不会尊重;何况他们现在确实是在酣战不休,想帮辽国也有心无力。

耶律余睹刚才‘一忧一喜’的说法,其实就是建议大石皇帝:与其坐待西域三国停战之后不情不愿的和咱们谈联盟,不如趁他们打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把他们‘各个击破’、一统西域!

到时候,辽国就拥有了广阔的地盘和资源;只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真正具备了复兴大辽的物质基础。

“长生天从来没有抛弃我们契丹人,我耶律大石一定不会辜负您赐予的这个机会!”

——

南掌(即澜沧,是老挝国古代的称呼,音译)国都城‘琅勃拉邦’郊外。

连绵的阴雨,浇烂了南掌国唯一的一条土石官道;大李国(安南)士兵们手中的皮鞭根本停不下来,此起彼伏的抽打在强迫征发来的南掌民夫肩头、后背。

惨烈的哀嚎声在大森林里回荡了半个月,往前运送战备物资的辎重队伍、就这样半死不活的勉强蠕动着······

“太尉,您回营帐里避避雨吧。”

亲卫指挥使黎有驹一直给这位‘大官’撑着伞,但是雨势实在是太大、还刮风,眼看着太尉老爷全身逐渐都淋湿了。

李公平摇了摇头,满脸愁容。

这位大李国(安南)最高武官,现年才三十二岁,是立国以来最年轻的太尉。

李公平是大李国太祖李公蕴的后裔,延续到现在只能算是皇族远亲,他完全是依靠自己在战场上的军功升到这个位置。

在原历史上,李公平一直在前线领兵作战;击败了南掌、占城(越南南部古国)、真腊(柬埔寨)、掸国(古泰国),把安南的疆域扩充到极致。

能文能武的李公平太尉,在越南历史上的地位,大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卫青、李靖。

可是,他今时今日面临的这个局面,也是一筹莫展。

李公平作为超越国内其他人的旷世奇才,他深深的明白:安南目前虽然已经成为中南半岛(古代中国以南的‘越南、泰国、柬埔寨’这个半岛被称为中南或者‘南中’地区)上最强盛的国度,可那也是相对于其他的几国太弱、才显得安南厉害。

以前安南都是把周边小国打的俯首称臣、进贡就满足了,那是因为安南的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直接占领实现郡县统制,最多只能做到纳贡、收保护费。

只是,现在形势不同了,北方的庞然大物宋国接连扫灭了青塘、西夏,还夺回了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安南李朝的李仁宗和太尉李公平的反应,和大理国段氏的反应是一样的:那就是必须尽快强大自身,以抵御将来存在的危机!

——

不过,因为安南李朝的野心是称霸中原,对中原的情报投入更多,所以得到讯息的时间比大理国要早很多。

自然的,安南的扩张动作也比大理更快了。

大理国从来不敢主动挑衅中原王朝,但是安南上千年来无论哪个政权上台都会主动去进攻北方大国;这个‘蚍蜉撼大树’的现象看起来有点奇葩,但自有他们的理由。

安南的黎朝、李朝、陈朝、阮氏······这些所有的朝代都认为自己继承了华夏文明的正统,咱也有资格去与中原其他势力争霸天下!

安南在古代汉化的太深了,他们太过沉浸在华夏典籍里,把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研究来研究去——他们就会发现:咱们这个小鱼缸里待着太没意思了,还是黄帝故陵所在的中原让人魂牵梦绕啊!

于是这帮孙子(没错,完全就是华夏的子孙)只要能有口饭吃,他们还真就甩开膀子北上与中原王朝死磕。

安南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攻破邕州(南


状态提示:168 安南太尉李公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