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宋别>165 大理国王的应对
一跳,惊慌起来:“微臣觉得,觉得也可能不至如此吧!”

他说完了也觉得有点牵强,自嘲的笑了笑。

国与国之间,哪里能依赖对方的同情和善良?

大宋和大理国以前的关系,算是不错了。

特别是段正严(段誉)在宋徽宗大观二年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国第十六代国王之后,两国关系可以说是进入了蜜月期。

段正严相当于是赵佶的同辈人,两人年级相仿,也是同样的兴趣广泛。

——

本来大理国就一直向宋朝称臣。

段正严因为痴迷中原文化,更是特别重视加强与宋朝的联系。每年向大宋朝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茶叶等土特产,还派从海上(经缅甸登录上行大理)而来的波斯幻戏乐人(魔术师)到宋朝东京去表演。

宋徽宗也很喜欢段正严,立即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

段正严得到中原皇帝的册封,非常高兴,拿着丹书、圣旨、大印在国内使劲的炫耀。

这就是中原王朝几千年积累的威慑力和吸引力,给你封的官职在前、这才是最荣耀的,从此你是大宋认可的公职人员了;反而你的国王王爵在最后面、是最低的、不值一提的。

几代大理王族在大理国境内大力推行华夏文化,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僰文(方块白文汉字,已失传),并用来书写记录历史。

在段正严与宋高宗这段‘基情’之前,大理与大宋只能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谈不上亲密。

大宋主要是需要大理的马匹,茶、马贸易是双方经济交流的主要内容。

大理国的战马品种尚可,可与西北马媲美,北宋在成都设立的茶马司,主要职责就是采购大理马。

宋庭南渡以后,宋朝彻底断了西北马的来路;之后每年输往大宋的大理马,每年达五千匹之多。大理国成为补充骑兵坐骑的唯一外部来源,在对金战争中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最早大宋也不是没有觊觎过大理国,但太祖鉴于南诏曾给唐朝带来过惨痛的教训,就对着地图,拿起玉斧(也就是烛影斧声中的那种小小的拨油灯的玉斧)在大渡河划了一道说:“此外非吾有。”理由是“德化所及,蛮夷自服”,这就是有名的‘宋挥玉斧’的故事。

当时大宋对大理国有顾忌,完全是因为以前大唐的失败战例。

大理实在不是一个小国,大理更曾经是一个有着强军传统的强国。唐朝两次想灭掉大理的前身‘南诏国’,结果是被南诏给打的十四万大军全军覆没!

相当凄惨。

南诏还曾经反攻入四川盆地、打到成都!

唐朝在天宝战争时损失很大,一直都有说法:大唐其实是被南诏之战拖垮的。

——

现在,大宋会不会在腾出手之后收拾大理国?

这个可不好说,做好防范总是没错的。

程洲也没想到他对历史做出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那么远的大理国了,导致段正严也不得不随着形势的变化做出应对。


状态提示:165 大理国王的应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