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85节 运筹帷幄 5
:“诸位兄弟!我们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暴风般的汉语呐喊声响彻在四周苏军的头上。

根据精确统计,被围南京军总人数共有一万一千四百五十七人,包括一名中将、三名少将、十三名上校,其中,伤员约一千人,大部分都是轻伤员,重伤员很少,因为绝大部分重伤员都在战斗前就被带走了;另外,被围部队的武器十分精良,拥有近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这是友军在撤离前特地留给他们的,并且被围部队的弹药、粮食、医药也都比较充足,这是友军在撤离前因为时间紧张、不忍心等原因而刻意留给他们的。被围地点是一片郊野,树林密布,有几个小村庄,没有城镇。

“咱们南京军是中国军队的骄傲,从未有过旅级部队被全歼的先例,更加没有中高级军官投降的先例。也许,咱们在劫难逃了,但绝不可以出现投降事件。切记!切记!”战前,金崇印三番四次地嘱咐军官们。

“宁死不降!”军官们都眼中含泪地连连点头。

急于早点结束战斗的瓦图京在包围圈合拢后派人给金崇印送去劝降书,金崇印并没有断然拒绝,而是含含糊糊地回复“还没有打就投降,没办法向上级交代,自己在国内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并且自己部下很多人顽固地不想投降,希望能给一点时间进行缓冲”。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金崇印把蒋介石空投给他的晋升状、中正剑都让苏军使者带去给了瓦图京。

瓦图京是识货的,知道这两样东西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一份是中国最高领袖颁布的晋升状,另一份是中国最高领袖颁发的中正剑,代表着的荣誉不亚于苏联的“苏联英雄勋章”,众所周知,军人都会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金崇印居然把自己的荣誉信物交到敌军手里,无疑透露出一股极强的“愿意投降”的含义。瓦图京喜出望外,他一边把金崇印的晋升状和中正剑送去给军区政委苏赛科夫,准备用来作为“特级战利品”进行大肆宣传,一边再回复金崇印,十分诚恳地表示“理解金将军的难处,愿意宽限一定时间”。

苏军包围圈里的一八零旅的指挥部内,石作衡、陈绍堂、黄启东都不敢相信:“师座,您居然把委员长给您的晋升状和中正剑都拱手给了老毛子?”

金崇印笑道:“是,又怎么了?反正我是要死的,委员长难道还要对我鞭尸追究?啊,我的尸体都会落在苏联人的手里,委员长总不会挖我家祖坟吧?”

石作衡还是难以理解:“师座,这可是咱们军人的荣誉啊...”

“只是两样东西而已!”金崇印显得很达观,“我死了后,苏联人还是会缴获那两样东西的,既然早晚都落在苏联人手里,现在就给他们,又怎么了?苏联人怎么证明是我活着时候给他们的?反正到时候我都死无对证了!”

石作衡等军官们无不肃然起敬,他们心头震撼,师长是真的铁了心地打算死在这里了。即便部队万一还能突围,丢了荣誉信物的金崇印也肯定会自杀的。

瓦图京耐心地等了半天,在这同时,被围南京军则在争分夺秒地挖掘堑壕、构建工事,由于刚刚下过大雨,土地泥泞松软,因此挖掘得很顺利。不过,短短半天后,瓦图京就接到科涅夫的电话训斥:“瓦图京同志,你上当了!中国人这是在拖延时间!请你立刻展开进攻!”

受到提醒的瓦图京仍然有点半信半疑,他通知金崇印:“请立刻投降!”

金崇印回复道:“请再给一点时间。”土工作业后的南京军官兵们需要时间休息。

瓦图京开始怀疑自己确实上当了:“很抱歉,没有时间了!我立刻就要进攻!”

金崇印提议道:“这样吧,你的部队可以开枪开炮,但请打在空地上,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象征性的反击,从而向我方友军‘证明’我们是进行抵抗后支持不住才投降的,一方面也可以用贵军的强大实力和火力震慑我部内一些不愿意投降的顽固分子。”

瓦图京想了想,觉得这个提议是有可行性的,于是按照金崇印说的去做。苏军上百门火炮一起怒吼,向不存在南京军的空地倾泻了一顿炮弹。

在这同时,金崇印急切地发电报给后方:“苏军火炮正在开火,请出动空军飞机摧毁。”短短十分钟后,几十架南京军的麻雀攻击机便出现在战场上方,一顿劈头盖脑的炸弹把苏军火炮炸毁几十门。

瓦图京又惊又怒,立刻联系金崇印:“金将军,你们可以投降了吗?”

金崇印犹如一个地痞无赖般回复道:“把你妻子借我玩三天,我就投降。”

瓦图京差点儿气炸了肺。金崇印之所以说那么流氓的话,就是为了激怒瓦图京,从而使其理智被怒火冲昏,实际上,他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瓦图京已经如梦初醒,知道自己一直被对方耍得团团转,顺便还被对方羞辱和恶心了一把,使得他暴怒欲狂。瓦图京确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苏军将领,能攻善守、勇猛顽强,性格就像“半个巴顿和半个古德里安的混合体”,特别在运用坦克制胜上颇有独到造诣(瓦图京也有缺点,就是打胜仗时容易得意昏头,并且有时候会误判局势,所以原先历史上,他在德军哈尔科夫反击战中被曼施坦因打得落花流水,打败仗后还有推脱责任的不光彩之处),南京军一八零旅被苏军围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把科涅夫给他的那个坦克旅运用


状态提示:第485节 运筹帷幄 5--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