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乱世逐流>第二十八章 洛阳书院
这样不伦不类,才是最惨的。

王猛早就进洛阳书院了,他已经要求赵川任命他为洛阳书院的院长,免得平日里太悠闲,显得自己像是多余的。

王孟姜也进去安排学生上课去了。

长安君跟赵川说了声再见,她要回府邸去给梁影布置“洞房”,很显然谢道韫虽然让梁影进家门,但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想让她来为赵川做相关的准备,那显然是做不到的。

大家都在忙,一下子又显得赵大官人成为了孤家寡人!

“为什么我还没有当皇帝,就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这样寂寞呢?”

好长的一声叹息,洛阳东门的城楼上多了一个人,看着进进出出,来往繁忙的人群发呆。

“我说,你是真的闲到没有事情做吗?这里是斥候和密碟传来的情报,你全部都好好看一下吧,真是的!”

苏蕙垫着脚,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纸,用力的敲击赵川的头。

“到底是什么事情?桓温不是都没有返回建康吗?斥候的情报我又不是没看,昨天传来的都说还没到寿春呢,你着急什么啊。”

“闭嘴,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再说话。”

苏蕙低声骂了一句,又踢了赵川一脚,这时候某人才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一叠纸上。

“宫阐重闷,床笫易诬?这真是……该怎么说呢?”

赵川揽住苏蕙的肩膀,低声说道:“走,去个隐秘的地方说。就去新建的校事所吧。”

校事所,一个掩人耳目的名字,实际上则是赵川手下最黑暗的机构,负责侦查各方情报。

但其中包不包括赵川身边的大将甚至他的妻妾,这只有赵川和苏蕙两人知道。

来到一间四面墙壁没有窗户的密室,赵川才开始仔细的看苏蕙送来的情报。

情报很荒谬,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对于曾经在长安城厮混的赵大官人来说,越是这种市井小事,越是能说明背后所暗藏的大阴谋。

建康城内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随后变成流言,越传越离谱。

流言说有个道骨仙风的老人,在街头给人算命的时候无意间提起,现在晋国的皇帝司马聃,根本就不能生育,国将不国,还是早点离开建康为妙。

不过肯定有人问一个问题啊。

如果司马聃不能生育?那皇后王穆之的肚子难道是被隔壁老王搞大的?哪个隔壁老王又能住皇宫里面呢?

这位道骨仙风的老人呵呵一声,没有回答,却是反问刚才提问的人说道:“那为什么司马聃不纳妃嫔呢?你们这些愚蠢的凡人啊,找个女人让司马聃试试不就知道了。

若是那个女人能怀上孩子,谣言不攻自破呗。”

说完这个道骨仙风的老人就凭空消失了!神奇的让人瞠目结舌。

看了这一则情报,赵川心中嘿嘿冷笑!

尼玛以前在长安,这一招真是被用烂了的,不仅苻生用过,就连苻坚也用过,企图使用市井民谣啊,荒诞不经的传说啊什么的“影响舆论”。

别说,这年头特迷信,赵川不吃这一套,但这一招异常好用,却是一点都不假的。

桓温故意不去建康,大概也是希望消息发酵吧!再说也是为了避嫌。

若是他在建康城,那不是像所有人说明,这位北伐归来的权臣,打算废帝吗?

就是要吃,吃相也不能那么难看吧?桓温做事还是有手腕的。

现在这个“传说”,已经在建康城内各处流传,目前有什么影响还不知道,但很明显,对褚蒜子和皇帝司马聃极为不利!

迁徙回先帝陵寝的桓温,极有可能以此为理由,废掉司马聃!

一切环环相扣,似乎,桓温返回建康之时,就是司马聃被废之日!

呃,王穆之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的,想一想,这事还挺荒谬的。

赵川无话可说,只有一声叹息。

“你啊,当局者迷。如果桓温真的能够那么轻易就废帝,他早就干掉司马家自立了。作为一个希望留住美名的人来说,桓温又怎么会那样傻呢?”

赵川被苏蕙说得愣住了。

“你想啊,桓温要废帝,但王谢两家全是输家,又怎么可能让桓温做主呢。双方肯定是你来我往的,难道桓温真的因为一点点谣言,就让司马聃当场表演怎么跟女子行人伦之道?”

苏蕙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赵川。

貌似,你说得也有道理,是我太小看这个时代的礼法了。

就算桓温知道司马聃是x无能(对方之所以会这样本来就是他做下的),也不太可能派个女人去试试,这是显而易见的。

谣言就是谣言,即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那也是上不得台面的,除非……

能证明王穆之肚子里的孩子不是司马聃的!那故事就精彩了!

所以等王穆之把孩子生下来,然后在“证明”这个孩子不是司马聃的,对方x无能的传言就不再是传言,而是死穴。

至于王穆之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司马聃的,这重要吗?

即使是的,也能被桓温说成不是!更何况本来就不是,桓温根本就是理直气壮好吧!

“一旦桓温打算废帝,谢家可能会不甘心,至于会怎么做那还不好说。而且鲜卑慕容肯定会打着清君侧的名声,讨伐桓温,而不讨伐晋国皇室。桓温再次北伐,就成为了唯一的选项。”

尼玛,这是连喘息的时间都不给我啊!

赵川这才感觉到事态严重。

等等,赵川想起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洛阳书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